【题目】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清代“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清代内阁与明代相比地位大大降低,只是管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使内阁的地位不断降低。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在明朝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与内阁地位変化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 【知识拓展】 清朝的诏令文书,基本上沿用明制,但为了加强皇帝独裁统治和适应民族统治需要,在中枢机关设置方面于内阁之外,另设军机处。凡例行的诏令,如制、诏、诰、敕、谕、旨等,都由内阁明发。而事关军机要务的谕旨,都通过军机处以“寄信”的形式密递。 相关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