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承明制,但又做了哪些改动?

 陈氏藏书阁 2018-08-18

来源:抗战影像史

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雷晓凡

中国的封建王朝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在制度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沿袭。例如我们熟悉的“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清承明制”。但制度之间的传承也绝非一成不变地一味套用,而是适应时代变迁与经济变化不断损益。下面我们就清承明制中的几个最重要制度做一个介绍。

武英殿

明清之间,地位起伏最大的权力机构就是内阁。内阁正式创立于明朝,一开始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明代初年沿袭了元代的制度,中央官职有左右丞相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以此为借口废除丞相,皇帝总揽政务,直接管理六部。但是再勤政的皇帝终究也是肉体凡胎的人,要保证天下一切军政大事保质保量地完成,不可能事必躬亲大包大揽,还是需要文官来帮助的。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由于内阁拥有“票拟”特权,可以参与机要决策,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其中有一位皇帝选定的“首辅”作为领班。首辅的权力大小,实际上要看皇帝与首辅的关系以及两人的性格而定。例如嘉靖决心利用严嵩,严嵩也善于钻营,这样的首辅就可以专权二十年。又例如张居正这样的“强势”首辅,恰逢皇帝冲龄践祚,就可以权势倾天下而独断专行。

军机处旧址

满清势力入关后建立政权,经过近三十年的考量与斗争,才确定继续沿用内阁制度。清朝内阁的主要官员定为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从一品。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均为从二品。内阁大学士自定地位最为尊崇,而且均有殿阁头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被尊称为“中堂”。所以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李鸿章被成为“李中堂”,这个称呼即来源于此。不过,随着康熙、雍正等在这样另立权力中枢,内阁逐渐被边缘化,其权力也远不如初。尤其雍正帝以西北用兵为借口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变成了文书收发与管理的一般政务机构。此后清代的这样决策悉出军机处。

两江总督衙署旧照

明代制度在清代有所损益的表现在地方上也有体现,例如“总督”一职,总督一开始在明代只是临时设立,其事务偏重辖区内的军事事务。明代中期以后成为定制。例如弘治十年(1497)设置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简称“三边总督”,嘉靖三十三年(1550)创立的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简称“浙直总督”。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清初总督额数及辖区并不固定,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全国设有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等八个总督。《清史稿·职官志三》记载:“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可见,清代的总督在职权上比明代初创之时大许多。此外,在顺治和乾隆年间,清廷还增设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均为正二品的高官,可以看出清朝对于漕运事务和航运要道的重视程度。

参考资料:

赵尔巽等:《清史稿》

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

宫崎市定:《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对内阁、军机处和皇权关系的再认识》

 

华 兴 春 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