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质疑电报,用快马比拼,跑死3匹马后最终给出一字结论

 昵称32353910 2019-02-22

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认为他是晚清中兴之臣。无论是吹还是捧,历史摆在那,李鸿章是有不足的地方,但在有意无意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虽然他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但也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能在晚清时期得到慈禧的重用,李鸿章的才能非凡。因为清朝观念保守坚持旧制,当时拒绝很多外来新事物,包括李鸿章自己一开始对这些“奇淫巧技”也有些质疑,他开展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增强清朝的国力,观念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鸿章质疑电报,用快马比拼,跑死3匹马后最终给出一字结论

当时中国通讯落后,此时的西方大多采用电报的形式传递讯息,曾经有西方人想要将这种技术带到中国,但是因为清政府的反对,最后在进入上海时被拒。西方人并不死心,这是一块大蛋糕能带来的好处太多,几年后外国人接触了李鸿章,此时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并且收到了一些成效,清朝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近代科技技术的好处。

李鸿章的思想也不像以前那么保守,当外国人提到架设电报的事情时,李鸿章同意了这件事,还准备亲自做个尝试。毕竟铺设电报不是小事,花费的钱财不少,我们今天也不必嘲笑他的保守,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个尝试的过程,得到验证才能普及开来,从这一点来看李鸿章还是比较谨慎的。

李鸿章质疑电报,用快马比拼,跑死3匹马后最终给出一字结论

1879年,中国内陆首条电报线路在天津和大沽铺设开来,为验证电报的快捷,他用快马和电报做了个对比。他在大沽写了“密鸿巧辰”让人快马加鞭送到天津,两地距离百里之远,即使八百里加急来回也要几个小时,外国人表示这封密报他们动动手指几分钟都不要。

比赛开始后,送信人马不停蹄一路狂奔,在去天津的路上接连换掉了几匹马,甚至其中有三匹被活活的跑死。送信完毕后得到的消息是,他们在抵达天津之前密报早已送达。李鸿章很惊讶,但是为了防止有猫腻,李鸿章让自己信任的手下拿着一张密报去天津,再次之前不要看内容,到了后发过来看是否一样。

李鸿章质疑电报,用快马比拼,跑死3匹马后最终给出一字结论

得到验证结果后,李鸿章对这件事情做出最终结论,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好”。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电报渐渐普及开来,按照慈禧的顽固的性格,如果不是李鸿章劝说,估计中国内陆电报出现还要很多年。这就是今天的内容,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方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