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传奇】我是徐渭,落魄人生七十载,唯有书画印我心

 ZGGDWWZS 2019-02-22

         是

徐 渭

落魄人生七十载,

luopo rensheng qishizai

唯有书画印我心

    weiyou shuhua yin woxin

书法

传奇

落魄人生

徐渭(1521~1593),明代后期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是我国16世纪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

徐渭一生贫困凄苦,他出生官宦之家,幼年丧父,由嫡母抚养,后家道中落,陷于贫困之中。他天资聪慧,文思敏捷,却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20岁考中秀才后,先后八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期间又遭逢家产被夺、爱妻病逝等变故,精神一度失常,几次以极端方式自杀,还在一次狂病发作中将继妻杀死,因此被关入大牢服刑,七年后经朋友相助保释出狱,此时已年过53岁。

晚年的徐渭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书画印心

生活的潦倒让他饱受磨难,却更激发了他的艺术造诣。他把飞扬不羁写在了狂草之中;把怀才不遇的愁绪糅进了诗中;把人生感悟泼墨于画中,对明代晚期的书坛、画坛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为后人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宝贵经验。

徐渭曾自云:“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徐渭最擅狂草,其书点画狼藉,笔墨恣纵;运笔超脱、狂放不羁;章法潇洒纵横、气势雄健,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

徐渭学书,初师米、黄,继法张旭。其中,对徐渭书法风格影响最深的,尤以米芾为甚。他的行草, 多以尖峰入笔, 运笔多采用米芾式的中锋和侧锋,沉着痛快, 跌宕多变, 达到一种八面出锋的笔法表现效果。《嘉靖绍兴府志》曾记载,徐渭:“主用笔,大率归米芾之说,工行草,真有快马斫阵之势。”

“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

徐渭在书法上很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但他坚持书法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笔意,“法古”但不“同古”,是他的艺术主张。

书法作品

《应制咏剑轴》

释文: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应制咏墨轴》

释文: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 戎兵暇日,不用何妨。

《白燕诗轴》

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白燕三。大环。

《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

释文:幕府秋风入(日)夜清,淡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含(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草书诗轴》

释文: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怀中枕斗眠。说与旁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

《淮阴侯祠诗翰卷》局部

《草书千字文》局部

《赋得夜雨剪春韭》

《花卉人物图卷题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