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提问。赵孟頫的书法理论,一个是书画相通理论,一个是书法贵有古意和用笔为上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明清两代,主要是书画相通理论影响巨大。
事实上,赵孟頫早年主要学习唐代绘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工笔画。 但是,后期他接触到很多南宋的写意画,他的同时代大画家钱选也是一个写意画家,他们的美学情趣非常一致,赵孟頫,也就开始尝试写意画,结果,给他打开一个绘画的新世界,他热烈的拥抱写意画,画了不少石、松、竹、山水,这些绘画非常成功,至今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正是绘画大师,也是书法巨匠,所以,他的书法绘画相通的理论,在理论是上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印证,所以,赵孟頫书画相通的理论,至今也没有过时。 赵孟頫书法贵有古意的理论,我们就不多说了,应该说,在实践上,自古都是主张书法贵有古意的。 不但书法是这样,文章诗词都有贵古意的传统。
而书法用笔为上的理论,则是现代书法教学非常重视的问题。 现代书法教育家,喜欢把书法的核心问题归纳为笔法与结构。 赵孟頫恰恰是最早从理论上提出笔法与结构问题的第一人,所以,他的书法用笔为上的理论,更加受到现代书法理论工作者的重视,而且,实践的意义巨大。 所以,这是赵孟頫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理论之一。 只不过,赵孟頫把用笔看作第一,而有些书法教育家把结构看做第一,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赵孟頫提出的笔法与结构这个问题本身,确实是学习书法的核心问题。
|
|
来自: 摄影姥 > 《.......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