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时代的欧洲,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体、斯巴达的专制制度、古罗马的共和政体。这三种政治制度的优劣,时至今日无数的学者一直争论不休。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传记的主人公,是古罗马的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通过这本书,不仅了解这位传奇人物曲折、戏剧性的一生,而且对罗马政治制度的转变有了基本的理解。 今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罗马的共和政体。 罗马的政治体制分三个有影响力的部分:行政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行政长官包括:执政官、监察官、法务官、财务官。元老院经过辩论形成的议案送公民大会投票表决,有一定资历的人通过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投票当选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的任期有限制,而且当选后需要间隔一定年数才能再一次竞选。行政长官只有在任期内才可以免受弹劾,这些措施有效的限制了行政长官的权力,并阻止他们在任期内任性妄为。 罗马社会分为三个阶层:贵族、骑士、平民。罗马实行义务兵制度,有财产的人需要服兵役并自备装备。兵种分为: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和骑兵。公民根据自己的财产选择兵种,只有富人才能配得起马匹当上骑兵。无产者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但同时也没有选举权。 罗马斗兽场 这个运转了近500年的共和制度是如何走向灭亡了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要从格拉古兄弟的惨死讲起。 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谁应当从帝国霸业的扩张中获利? 罗马共和国的早期,作战时间短地点也近。夏季作战,冬季休战。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回家收割庄稼。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离家门口越来越远,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长期服兵役使得许多士兵破产并丧失土地,导致有资格服兵役的公民数量急剧下降。 公元前133年,护民官提比略·格拉古提出一项改革计划:将元老和富人多占的公共土地分给贫困的无产者。由于他的土地改革触动了贵族尤其是元老院的利益,他的法案没有在元老院获得通过。提比略违背传统,把提案直接送到公民大会表决并获得通过。 提比略接着指定自己、岳父和弟弟盖乌斯·格拉古为土地监察员。贵族们认为提比略完全是为了树立个人的威望,根本不顾忌元老院的利益。甚至有传言说提比略要当皇帝,因为东方的阿非利加行省给他送来一顶王冠。 为了保证自己的提案能够顺利推行,提比略再一次违背行政长官不允许连任传统,竞选下一年的护民官。怒气冲冲的元老们在提比略的亲戚西庇阿·纳西卡的带领下,把提比略及其支持者打死,尸体扔进台伯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