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可冀:血瘀证辨证七法(附血瘀证常用方剂)】

 昊晟堂 2019-02-23

“十瘀论”  

“十瘀论”系统总结了十类血瘀易患人群:

慢瘀,是指久病入络而为瘀;

急瘀,系指暴病、急症多瘀;

寒瘀,指各种寒凝血瘀证;

热瘀,指温热病重症多瘀;

虚瘀,因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各种血瘀证;

实瘀,因气滞、痰浊等实邪所致的血瘀证;

老瘀,指老年患者、衰老性疾病多瘀;

伤瘀,指跌打损伤等创伤外症多瘀;

潜瘀,指舌紫暗而临床无症状者,或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而表现为高黏滞血症或高凝血功能状态者;

毒瘀,指因毒致瘀,或瘀久酿毒导致的毒邪与血瘀互结。

02

注重审因辨治  

血瘀的成因虽多,但概括而言,不外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

实者为寒、热(火)、风、痰凝滞血脉;

虚者为阳气与阴血不足,失却温运、荣养功能。

临证时当知其原因,知常达变,灵活变通。其中虚实寒热是反映人体病理表现的基本类型,临证时需首先加以辨识。

03

重视舌诊和问诊  

舌象能真实地反映疾病的病性、病势,舌象的变化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提出舌质紫暗诊断血瘀证“但见一症便是”的观点。

非诱导式的问诊能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特点、程度,尤其强调问诊疼痛和病史可以帮助辨血瘀证的虚实寒热。

临证时当重视问诊和舌象变化,见微知著,治病防变。

04

重视脏腑间关系  

应重视脏腑间关系,遣方用药要顺应脏腑之性。

他认为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理论的精髓,脏腑之间既通过经络相连,又因“生克制化”相联系。

因此,临床辨治应重视脏腑间关系,遣方用药要顺应脏腑之性。

05

辨识证候轻重  

血瘀证有轻重之分,临证应注意区分。

主要根据疾病症状,舌象,面色或口唇,舌下脉,脉象等来区分证候轻重,并结合患者体质情况,针对性地应用不同强度的活血化瘀方药。

06

结合分期分型  

疾病的不同时期,本虚标实的轻重缓急常不同,临床症状变化难测,表现极其复杂。

强调按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性、病势进行论治,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07

关注证候演变  

证候并非静止不变的,应注意动态观察,防止其转化、演变。

他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出了“瘀毒致变”理论,认为“瘀毒转化”在冠心病患者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他还并建立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对于早期识别干预冠心病“瘀毒”患者,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血瘀证

常用方剂

证型治法方剂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愈心痛方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冠心II号方、血府逐瘀汤、丹参饮
痰浊血瘀化痰活血冠心II号方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气虚血瘀、气滞痰浊益气活血,理气化浊愈梗通瘀汤
血虚血瘀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
阳虚血瘀温阳活血急救回阳汤
阴虚血瘀育阴活血桃红四物汤合一贯煎
寒凝血瘀散寒活血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生化汤
热毒血瘀清热解毒活血四妙勇安汤
热伤血络凉血祛瘀犀角地黄汤
瘀阻清窍通窍活血通窍活血汤
血瘀兼外风祛风活血小活络丹
血瘀兼内风熄风活血天麻钩藤饮
血瘀兼湿浊除湿活血桃红四物汤合胃苓汤
瘀血兼水肿活血利水丹参饮合真武汤 
血瘀兼腑实通下活血桃核承气汤 

注:愈梗通瘀汤:党参、生黄芪、丹参、当归、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生大黄;

冠心II号方: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

愈心痛方:人参、三七、琥珀粉;

急救回阳汤(《医林改错》):党参、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桃仁、红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