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98讲《评书论》下士闻道

 長江頭 2019-02-24

一、原文

故莊子①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②。”老子③云:“下士聞道④大笑之,不笑則不足以為道也。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

二、注释

①老子:庄周(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宋蒙(今河南)人,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为漆园吏。相传楚威王聞其名,厚币以迎,许之为相,辞不就。著书十万余言,后人集为《庄子》。

②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语见《庄子·逍遥游》,文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知年,奚已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不详),春秋战国时楚国苦县(今河南)人,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史官,谥曰聃。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经》。

④下士闻道:语见《老子》,文曰:“上士闻之,勤而行之;中士闻之,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

⑤夏虫:夏天的虫儿。《庄子·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三、译文

“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知”是需要有必要的认知时间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庄子才说,“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不知道一天之内会有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这是正常的;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季度的蝉,不知道一年之内有春夏秋冬暑往寒来的季节交替变化也是正常的。”老子说:“对‘道’不知的那些人听到别人在讲‘道’的时候,便会失声大笑,这正好说明了‘道’的高深和这些人的无知。如果有一种‘道’,它的道理很浅显,一般的人一听就明白,他们也就不会发笑了。他们不发笑了,说明这个‘道’就不是我所创立的那个‘道’。”怎么可也拿着冬天才有的冰块,去让仅能生存于夏天的虫儿去辨识,还要在那里责怪它们,怎么连冰块都不认识呢”?

四、品评

“故莊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句。“故”,因此,所以。“朝”,早晨。这里指的是一个早晨的时间段。“菌”,菌类生物。“朝菌”,生命时间很短暂,只有一个早晨生命时间段的菌类。“晦”,夜晚。“朔”,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这种月相叫朔。“朔”在这里代指白天。“晦朔”,代指昼夜。“蟪蛄”,蝉的一种。“春秋”,春夏秋冬的简称,代指一年。蝉只有一个季度的生命时间,或春生夏死,只能经历一年中的一两个季节,而不可能经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这句话的意思是:“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知”是需要有必要的认知时间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庄子才说:“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不知道一天之内有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这是正常的;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季度的蝉,不知道一年之内会有春夏秋冬暑往寒来的季节交替变化也是正常的。”

“老子云:‘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則不足以為道也。’”句。“下士”,老子以对“道”的认知为标准,将人分为三类,即上士、中士、下士是对“道”无知的一类人群。“聞”,听到。“道”,老子所创立的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学说。“大笑”,声音表情放得很开的笑,俗称傻笑。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说:“对‘道’不知的那些人听到别人在讲‘道’的时候,便会失声大笑,这正好说明了‘道’的高深和这些人的无知。如果有一种‘道’,它的道理很浅显,一般的人一听就明白,他们也就不会发笑了。他们不发笑了,说明这个‘道’就不是我所创立的那个‘道’”。

“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句。“岂可”,怎么可以。“执”,持,拿着。“冰”冰块,冰块只有冬天才有,夏天是不会有的。“咎”责备。“夏虫”,夏天的虫儿,这里用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怎么可也拿着冬天才有的冰块,去让仅能生存于夏天的虫儿去辨识,还要在那里责怪它们,怎么连冰块都不认识呢?

这一章是上一章内容的继续,上一章讲的是书法品评中的“知与不知”,讲述时是从知与不知两个方面讲的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这一章则单独讲“不知”, 讲“不知”的客观原因,采用的是递进的方法,所强调的是认知的必要条件。在这一章中孙过庭引用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的两句话,两句话中列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朝菌对一天之内昼夜变化的不知,一个是蝉对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不知,再一个就是下士对“道”的不知。通过这些“不知”来说明“知”需要有必要的客观条件的,即“知”是需要有必要的认知时间和认识基础的。

庄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知与不知”问题上,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辩证唯物思想。《庄子·逍遥游》篇有句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已知其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肤浅的认知不如深刻的认知,认识的时间短不如认识的时间长。和其知道其中的道理呢?比如说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就不知道一天之内会有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生命时间段只有一个季度的蝉,就不知道一年之内有春夏秋冬暑往寒来的季节交替变化。这些都是认知的必要时间不够的原因。这句中的“小知”就是上一章中所说的“浅知”,“大知” 就是上一章中所说的“深知”。 “小年不及大年”一语中的“年”就是认知的时间概念,“小年”是指认知的时间段小,“大年”即指认知的时间段大。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认知中对于每一种认知对象,认知者都必须具有必要的认知时间。朝菌的认知对象是“晦朔”,认知晦朔的必要认识时间最少不得小于一个昼夜,而朝菌的生命时间只有一个早晨,远小于认识的必要时间。蟪蛄的认知对象是“春秋”,认知“春秋”的必要认识时间最少不得小于四个季度,而蟪蛄的生命时间只有一个季度,远小于认识的必要时间。庄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对不知者不能简单责备,而要最大程度上给以理解。这个理解,不是仅从他们的主观上找原因,而是要从客观上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

老子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知与不知”问题上,同样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辩证唯物思想。《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这句话的意思说,对“道”深刻认识的人,听到别人讲“道”以后,便会身体力行;对“道”有所了解的人,听到别人讲“道”以后,对其中的道理有的好像明白了,有的好像又不明白;对“道”无知的人,听到别人在讲“道”的时候,他便会失声大笑。这些人的笑,正好说明了“道”的正确,如果这些人不笑,那就有了问题,就说明这个“道”就不是“道”了。老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对不知者不能简单责备,要最大程度上给以理解。

《庄子·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道也。”这句话的意思说,对井蛙不可以说大海,因为井蛙的生活空间太小,它对大空间没有概念。对夏天的虫儿也不可以说冰,因为冰只有冬天才有,夏天是没有冰的,夏虫的生命时间太短,不具有认识冰的生命时间。对不理解道的人,也不可以与其论道,因为他没有接受过道的教育,不具有论道的能力。

孙过庭引用庄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在对“不知”者的嘲笑,而是在于说明“不知”者的“不知”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其客观原因就是,他们的不知是因为他们不具有认知的客观认知必要时间。孙过庭引用老子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意在说明,“知”是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基础的,不同的认识基础,对同一个问题“知”的程度是不同的。没有认识基础的人,很可能会发生错知和偏知,发生错知和偏知后他们会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应,这些反应与“知”者的反应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不知者的反应是正常的,对此要给以充分的理解。最后,孙过庭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对“不知”者应持的态度。对于这个结论孙过庭同样用了庄子的一句话,“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

在上一章中,孙过庭对“不知”者的态度是可以理解,“彼之不知,曷足怪乎!”这一章,孙过庭则强调的是认知的客观必要条件。认知的客观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认识的必要时间条件,一个是认知的必要认识基础条件。这两个客观必要条件前者又是后者之必要,二者既存有并列的关系,有存有递进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后的结论是:“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人家不具备认知的客观必要条件,你就不能责备人家,责备人家就是自己的不对了。

关于“下士”对“道”的笑,这是“不知”者对“知”者的笑,是糊涂人对明白的人的笑,是外行对内行的笑,一句话,是傻笑。“多情反被无情恼”,通过“下士”对“道”的笑,可以联想到一些不懂书法艺术或半懂书法艺术的人对一些书法理论的不公正批评指责;可以联想到那些书法品评中的所谓“识者”们,对书法作品的胡评、乱评、瞎评、错评;可以联想到书法界诸如此类的很多很多问题。现在清楚明白了,这是正常的,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不知”。这是他们认识基础水平所致,并非是他们的主观本意,是他们的认识水平不到位而已。

    这一章是《评书论》一篇的最后一章,是《评书论》一篇的小结。从《评书论》一篇可以见得,在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中,真正的“知音”太少太少,而“不知”者太多太多,以“不知”充“知”的假知者又非常活跃,这就是中国书法评判品评的现实。《评书论》一篇是从孙过庭对书法作品的两次评判品评实验开始的,最后孙过庭面对中国书法评判品评的这一现实的总结是:要向老子何庄子学习,对“不知”者必须给以理解。“豈可執冰而咎夏蟲哉!”这个总结毫无疑问是从正面总结的,但这个总结又毫无疑问地包含着另外一方面的意思,那就是孙过庭给出的启示:要想使那些“不知”者“知”,就要为他们创造“知”的必要条件;要想使中国书法评判品评客观公正,就要让评判品评者了解书法,认识书法;要让所谓的“识者”们改变他们的胡评、乱评、瞎评、错评,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书法艺术理论,并制定出客观的书法评判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