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 上德者,不识不知,混沌未破,毫无奢欲,纯乎先天也。先天者,无为,故不以察求。下德者,知识已开,纯乾已破,奢欲多端,落于后天。既人后天,则当用返还之道,浙渐补养故云其用不休。 上闭者,坎也。称有者,坎中满也。下闭者,离也。称无者,离中虚也。以离中之虚无处下,恭敬以迎奉其上,因其上有神妙之德(即谓坎中先天之铅),居于坎中之故。 上则为坎,下则为离;上则为玄,下则为牝,乃是两个孔穴。夫此两孔之六法,若交合,则自有金气相须乎其中矣。两孔穴,即玄关一窍。《悟真)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须,或作胥。此处两孔穴法,即男女雌雄生人生物之世间法也。此处金气亦相须,即逆行造化,取水中金之法。亦不离乎男女,亦不外乎两孔穴也。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倘能知其坎中之白,而守其坎体之黑,则上有之神明神德,自然而来矣。盖白者为金精,居于坎中;黑者为水基,即是坎体。陆云:“奉坎者,但守其黑盖晦尽之期,朔当自来,守之既久,自尔震来受符,而神明之德见矣。” 夫水者,为道之枢机,其生数名- ,为阴阳之原始;者,天生水也;水在色为玄,玄即黑也;玄含黄芽,是五金之主,乃北方之河车;黄为土色,黄芽者,土之所生,五行土能生金,则金即黄芽也;五金,金银铜铁锡也;北方,水之方也;河车,言能生阴生阳,可循环运转流通于一身者,阴真人云:“北方正气为河车。” 铅外黑者,即云坎水之体本黑也;内怀金华,言水中有金也;被褐者,外黑也;怀玉者,内白也。内怀玉而外被褐,故云外为狂夫。 又按:北方河车者,盖坎卦属水,位在北方。以外丹法象而言,黑铅属水,属坎封:朱砂属火,属离封。车能载物,又能转运。先天真一之炁隐藏子黑铅中,譬如车之载物。及至临炉烧炼,则此先天真一之无流转运行于铅池之上下四方,有种种变化,如外丹书所言:红霞缥缈笼秋月,锦浪翻腾浴太阳。适到退火寒炉,则此物复凝结成一饼块,如外丹书所言:面似绛桃酣降日,心同全橘裹金砂:中含真土精神足,内隐阳华气味佳。此即所谓河车是也。几世间五金之类,以此河车炼养多日,皆能改变其本性,故此物名为五金之主。若以后开前降解释此处所谓河车,恐非魏公之本义也。 又:婴儿胞胎所以名为河车者,即取象于外丹之原理。盖谓其中包裹先天真一之炁,而变化成人形也。所以名为紫河车者,因胞衣多血,其色紫也,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太渊,乍沉作浮。进退分布,各守境隅。 五行之中,金本为水之母,而今则母反隐乎子胎之中,金在水内,是水生金矣。盖先天之五行本颠倒,丹道宜逆用也后天则不然,五行顺行,金生水实,故水为金子。子藏母胞,修道之人宜用先天,故采水金。金生水,水生金,本循环互拥者臂之月晦者.水也,朔且则水生金矣。望者,金也,既望,则金生水矣。水金金水,循环不息也。 真人者,即先天怎,水中金也;至妙者,不可测也。真人至妙雨不可测.故既恍地若有,而又香吴若无,仿佛如太渊之乍沉乍浮耳。此演临炉交接之景象也。太渊,大海也。 及其交接既已则进退布分.各守境隅,不相涉矣。 采之类白,造之则朱。炼为表卫,白时真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扶。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御固密,阏绝好邪。曲阁相连,以戒不虞。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具。 采取鼎中的先天一炁,即是水中金也。金在五行之中其色主白,故云类白。及采得之后,入我身而为丹,丹之色则幕赤而朱矣。何故色未?火色本赤也。道以火温养.炼为表里之故然外虽为朱,里则仍白。真居者,如真人之居于中也。中在何方?即方圆径- . 寸之地,今之所谓方寸也。径,即近也。 方寸之间,混混沌沌似相扶持,而其实中藏之物,乃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无与伦比者也。《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此即先天地生巍巍尊高之意。旁则似有垣阙,其状好似蓬壶,回环周匝,关闭四通,均须踟蹰。 垣,墙垣也;阙,官阙也;蓬壶者,外丹地元术有蓬壶等物,此处亦可形容坤鼎四周景象;踟蹰,谓房室相连之状。或谓:阁旁小室,亦日肉躇。注家有以行走徘徊不进不退为说者,于本文之义不合。 守御更当固密,尤宜网绝奸邪。阏,遏也;奸邪,即不明道之门外汉也。曲阁相通,以戒不虞,或指一时恐有奸人人内,修丹者可以随时见机走避,以防万-也。盖谓虽以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御固密,阚绝奸邪矣,犹恐万一有不测之事发生耳。 谨之至,慎之至也!可以无思,难以愁劳,又指内养之事矣。然而神气满室,莫之能留者,盖不知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之道理耳。 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州。功满上升,膺箓受图。 辛勤而行之昼夜不休,至诚无息也。此节指道成上升功行圆满之时。本文颇显,不必细解。 伏食三载,即后代丹经所谓三年乳哺也。知儿子谓:“伏食者,乃伏先天真炁,非指天元神丹。“太乙者,指天上至尊之神,即玉皇也。 道济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