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文人与书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他们读书、买书、著书、藏书,书是他们陋室里、孤窗下心灵的慰藉;是可以倾心的伙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从不曾失落的家园。 其实,有些快乐,也只有真正藏书的人才懂得。那些“赏心悦目”的占有之欲、赏读之趣、版本之识、装帧之美,已不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书可以兑现的。 它更多地承载和雕刻着过往时光的点点滴滴,一群匠人,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生生不息,厚重而深沉。
古人藏书轶事 文 / 郭瑞三 愿守书以死 宋代王廉清的父亲王性之酷爱读书,家中“藏书数百箧,无所不备”。王性之去世后,秦桧的儿子秦熺,倚仗其父势力,想用封官作诱饵,夺取王家的藏书。 他写信给会稽郡太守并许愿,只要王廉清把藏书交给他,就给官做。王廉清坚决不答应,说:“愿守此书以死,不愿官也。” 陆游的“书巢” 宋代大诗人陆游,从咿呀学语到老年病逝,可说是终生与书为伴。 他给自己的居室起名叫“书巢”,并专门写了一篇《书巢记》记叙其来历:“吾室之内,或栖于楼,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陆游曾计划造一座藏书阁保存自己的几万卷书,但因遭扰乱,最终未能建成。 宁波“天一阁”藏书 |
|
来自: 星河岁月 > 《读书藏书,书人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