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提示!这12家平台要远离

 gh平角度 2019-02-24

最近一直有出借人在后台询问关于P2P平台预警名单的问题:比如哪些平台高风险不能投?哪些平台备案无望?判断平台能不能投的标准是什么?

 

星球君觉得:一个平台能不能投,最直观的数据是逾期率。逾期率高的平台,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前不久流出的175号文中非常明确的定义了高风险平台的概念。

 

其中逾期标准这一条可能会让很多平台难以通过备案,175号文中提到:平台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的都会被列入高风险机构。

 

175号文中关于高风险机构的定义如下:

 

高风险机构。符合以下特征之一的,列入为高风险机构:存在自融、假标,或者资金流向不明的;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的;负面舆情和信访较多的;拒绝、怠于配合整治要求的;合规检查发现存在“一票否决”事项的。

 

从上述信息中,出借人可以明确一点:逾期率超过10%的平台,现阶段一定要远离。

 

星球君通过中国互金协会官网信息披露数据整理统计发现,截至2月21日,有12家P2P平台金额逾期率超过10%。

 

附12家逾期率超过10%的P2P平台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平台的金额逾期率均显示为零,但平台流动性风险却十分明显的。

 

接下来我们聊聊零逾期的平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背后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首先明确一点:零逾期的平台绝对不意味着是安全的。

 

作为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不通过外部担保机构等方式对逾期代偿,几乎是不可能出现零逾期状况的,然而就算是代偿,项目本身也是出现过逾期情况的。

 

有逾期披露信息才说明合规,零逾期的平台,反而要出借人更加谨慎去评估风险,至少在信披透明度上,零逾期的平台是不够透明的。

 

P2P平台出现零逾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报送和统计算法不一致

 

其实互金协会的数据以平台报送为主,目前对逾期率的计算方式没有相对统一的口径,各家平台可能在计算逾期数据的方法上会略有差别。

 

另外一方面,统计周期等问题也会导致平台计算的逾期率数字出现误差。

 

2、通过第三方代偿等方式间接化解逾期

 

部分P2P平台通过与保险公司或者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合作,甚至通过资产合作方回购逾期资产起到增信作用,一旦逾期资产被化解,那么平台的整体逾期率就会下降。

 

按照互金协会的定义,如由第三方代偿,可不统计为逾期。所以这部分平台会显示逾期率为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综上所述:不管平台的风控做的多好,零逾期这回事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出借人之所以看到零逾期,原因可能是逾期得到及时垫付,或者是更低的逾期率可以在统计结果保留两位数的情况下忽略不计,甚至是造假。

 

最后聊聊逾期率对平台备案的影响。

 

175号文出炉之前,监管并没有要求逾期率和备案直接挂钩,如果逾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机构无法出具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等材料,从而无法完成合规备案,而对于逾期率过高与否的标准,却没有界定。

 

175号文的出现,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逾期率超过10%的平台,即为高风险机构,几乎很难通过合规检查从而进行备案。

 

最后,星球君也提示广大出借人,判断一个平台能不能投,逾期率不是唯一且绝对的评估因素,但肯定是必要且关键的评估因素,逾期率直接反映了一个平台的信披透明度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转发即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