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牌冰棒 ... 冰棒马头牌 ... 夏日的午后,那些百无聊赖的蝉叫声只会叫人烦躁 而像这种吆喝声最能燃起孩子们的欢乐 ![]() 到了农药党、修仙党辈出的这年头 那些花样繁多、热爱生活的吆喝声 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 曾经的此起彼伏,曾经的不绝于耳 每一声吆喝,仿佛在空气中弥漫着 让人亲切的、难以忘怀的南京味儿 ![]() 讲究干什么吆喝什么 一个行当一种吆喝、一种买卖一种音响 分门别类,绝不参杂 所以老南京人只要听到声音 就能分辨出是干什么营生的 那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匠人精神 ![]() 最早从凌晨 4 点开始 8 点以后各行当开始营业 街巷最热闹的时光渐渐展开 各种吆喝声勤勤恳恳 汇成城市生活奏鸣曲 一直持续到万籁寂静的深夜 伴随着一代代南京人长大、老去 ![]() 梳头油、雪花膏、香粉胭脂新绒花 这大概是南京一天中最早的吆喝声 就像 " 敌军还有 5 秒抵达战场 " 最先打破巷陌的宁静 经常把你从睡梦中唤醒 告诉你该起床梳洗打扮了 该为新的一天冲锋陷阵了 ![]() 香的是吴侬软语的卖花吆喝: 栀子花茉莉花、白兰花玉兰花 好花侬戴上,花香溢四方 臭的是推着粪车的吆喝:倒马子桶噢 ![]() 各种时令季节的蔬菜吆喝开卖: 洋花萝卜青菜秧、花香藕嫩茼蒿 黄牙菜老北瓜,韭菜茄子红辣椒 ![]() 高庄馒头侉烧饼,煎饼油条炸麻花 竹叶乌饭蒸儿糕、包子烧卖呛大饼 ![]() 磨剪子唉,炝菜刀 磨刀人以北方吆喝口音为多 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 一声接一声传出,就像童谣 现在磨一把剪子不如买一把新的 以前都说等等让磨刀的来吧 磨完那叫一个亮啊 ![]() 骑二八杠自行车的商贩 用劲骑车,卖力吆喝 没有贫贱的焦虑 剪过的头发都留着 还能用来换点钱 这样赚钱真的很开心 ![]() 这样的吆喝就像唱成一段五线谱 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 有伞坏的人家就会准备好 一到门前就叫住 谈好价钱后让修伞师傅补修 修伞人会借来张凳,墙角一坐 铺开家什动手修理 很快那伞就获得了重生 ![]() 有铜壶锡壶拿来焊,钢精锅坏了来换底 修棕棚的吆喝:修理藤棚修棕棚,修躺椅修坐椅 ![]() 箍桶呕,有马桶摇桶拿来箍,有站桶睡桶拿来箍 有澡盆脚盆拿来箍,什么样的木桶都能箍呕 ![]() 香烟洋火桂花糖,哎,卖香烟啰 有白锡包、哈得门、老刀牌烟卷哎 ![]() 哆来咪,咪来哆,牙膏皮子换洋火 那时候收破烂的是挑着一副箩筐沿街吆喝 大家打心底的敬重他们为 " 挑高箩的 " 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拿地图炮、鄙视链来怼人 " 挑高箩的 " 吆喝声通常会在午睡的时候听到 好多人家就会拿出破旧的物品来卖 比如碎铜废铁、碎玻璃、牙膏锡、旧衣裤等 ![]() 桂花冰棒、奶油冰棒、赤豆冰棒 那时候夏日的午后 梧桐树下经常听到这样的吆喝声 高一声、低一声 在木质冰棒箱子发出的声响中起伏 每次听到都心痒痒缠着大人拿钱买 感觉吃上一根马头牌冰棒 就好像拥有了整个夏天 ![]() ![]() 卖炒米党哦 吆喝起来是这样 炒要读第四声 吃起来甜甜脆脆的 经常惹得小孩子们 拉住大人的手或衣角叫肚子饿 看你买还是不买 ![]() ![]() 端午节前后 又时时可以见到青布裹头 穿着草鞋的卖粽妇人 她们走街串巷 以南京近郊口音叫卖: 洋糖 ... 热粽子哦 ... ![]() 五香茶鸡蛋 一般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能听到 " 香干、臭干、十二圩茶干 " " 五香蚕豆、瓜子、花生米 " 老南京人倍感亲切 吆喝常常持续到深夜 那悠扬的拖音,带着正宗南京味的腔调 伴随着人们吃夜宵的欢声笑语 ![]() 夜宵的吆喝以 " 桂花稀饭糖粥藕 " 开始 " 酒酿元宵,桂花元宵,炒元宵 " " 糖芋苗,糖竽子 " " 油炸干,如意豆腐干,兰花干 " 等吆喝紧紧跟上 一听腔调就能感觉出一派活色生香 ![]() 那些年梧桐树下飘过的吆喝声 如今已成绝唱 声音里的南京又多了几分陌生 而你印象中最深的南京吆喝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