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由十八世纪画家丁观鹏所画的《莲座大士》。绢本设色,画上描绘一位身着白衣的观世音菩萨面朝右,呈四分之三侧面坐于莲花座上,身后有一火焰背光,火焰背光的周围有一圈百花圆光,圆光中央上方有一“寿”字图纹,全幅无背景,仅以矿物质颜料石青平涂,画面显得异常富丽华贵。这张作品没有年款,因此其究竟画于何时仍然不得而知。《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作活计清档》中写到: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来丁观鹏进骚青绢地《大士像》一轴。传旨:着丁观鹏照《大士像》配画《文殊像》一轴钦此。由此可知,这件作品显然获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睐。清 丁观鹏 《莲座大士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由十八世纪画家丁观鹏(约一七〇六~一七七一年)所绘的《莲座大士》。此幅绢本设色画,画上描绘身着白衣的观世音菩萨面朝右(即观者之左方),呈四分之三侧面坐于莲花座上,身后有一火焰背光,火焰背光的周围有一圈百花圆光,圆光中央上方有一“寿”字图纹,全幅无背景,仅以矿物质颜料石青平涂,画面显得异常富丽华贵。 《莲座大士》的作者丁观鹏,顺天(今北京)人,于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进入宫廷行走担任画画人。至迟在乾隆六年(一七四二年)已成为一等画画人,在宫廷任职至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长达四十五年的时间。他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宫廷画家之一,也是有清一代最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有关丁观鹏在宫廷的活动,参见聂崇正《宫廷画家丁观鹏、丁观鹤兄弟》,《紫禁城》二〇一一年第八期)。 由于这张作品上并没有年款,因此其究竟成于何时,尚未可知。然而查对《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作活计清档》(简称《活计档》),得到两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理解此幅《莲座大士》的讯息:(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初一日接得郎中达子员外郎安太(泰)押帖一件,内开:五月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来丁观鹏进骚青绢地《大士像》一轴。传旨:着丁观鹏照《大士像》配画《文殊像》一轴。(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二十日接得郎中达子员外郎安泰押帖内开,本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交丁观鹏绢画《莲座文殊像》一幅、丁观鹏进绢画《莲座大士像》挂轴一轴。传旨:着照丁观鹏所进《大士像》表挂轴,钦此。 由此可知,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五月,丁观鹏完成了一幅骚青绢地《大士像》。这件作品显然获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睐,于是传旨命丁观鹏按照他画的《大士像》另外再配画一张《文殊像》成为对幅。值得注意的是,在台北故宫现藏有一幅丁观鹏绘制的《莲座文殊》。 该件作品同为绢本设色画,描绘的则是文殊菩萨呈四分之三侧面向左(即观者之右),结趺跏坐于须弥莲花之上。画中的文殊菩萨头戴象征佛教五种智慧(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的五佛宝冠,服饰华贵,缨络满身,身后同样有一火焰背光,其周围亦有一圈百花圆光,圆光中央上方也同样有一“寿”字图纹,背景也是以矿物质颜料石青平涂。除了画中人物之外,就形制和风格而言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莲座大士》如出一辙。更为重要的是,台北故宫的《莲座文殊》面向观者之右方,显然是左右对幅中面对观者之左幅,正好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莲座大士》相对。 因此,笔者认为《活计档》中所载的“丁观鹏进骚青绢地《大士像》”就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莲座大士》,而丁观鹏为这一件作品配画的《文殊像》,根据笔者的研究,即为现藏于台北故宫于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二十日完成的《莲座文殊》。 有关丁观鹏的《莲座文殊》,笔者于二〇一二年四月曾撰文探讨,当时在文章中写道:“......故档案所记的这件作品,应该就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莲座文殊》无疑。因此我们可以确知,现存的《莲座文殊》是两幅对幅中的一轴,且该件作品完成于乾隆二十七年,即一七六二年。与之成对匹配的应是另一幅同是骚青绢地的《莲座大士》(即观世音菩萨),但不知为何原因《莲座大士》并未流传下来,且亦未著录。” 二〇一二年十月,笔者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展”中见到了故宫古书画研究中心张蕊女士所作之丁观鹏《莲座大士》摹本时,心中的疑惑立时豁然开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莲座大士》,就是由宫廷画家丁观鹏于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初一日所完成的“骚青地《大士像》”,且是这一组对幅画中的右幅,与之配对成一双的是现藏于台北故宫的《莲座文殊》。 《莲座文殊》早在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于《故宫周刊》第四〇六期上即已印行出版发表,且被著录在《秘殿珠林续编》中,故向来为人所熟知。 而与之配对的《莲座大士》虽然没有被著录,但并非未流传下来,而是一直藏于深宫之中而已,今有幸藉由本文将《莲座大士》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水落石出,着实令人欣喜! 清 丁观鹏 《莲座大士像》
|
|
来自: 憨痴呆 > 《佛教造像,图片和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