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情节

 少读红楼 2020-02-11

作为一部文学大作,《红楼梦》在许多方面都让人印象深刻,人物塑造、场景刻画、美食描写、风景临摹……鲁迅曾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一花入各眼,对《红楼梦》,许多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而只从书中打动人心的情节来看,很多过去不甚懂的情节,如今读来都潸然泪下。

一、宝黛初见

无论看多少遍《红楼梦》,记得最深的两句台词,总是宝玉说的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和“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做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记得梅艳芳有一首歌叫《似是故人来》,这一歌名,怕是对宝黛初见的最好诠释。越剧版红楼梦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唱段里也唱道: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在我们看过的许多玄幻小说和电视里,都有男女主角下凡历劫,相遇之时又似曾相识的情节。《红楼梦》本身又是带了神话色彩,一个前世是神瑛侍者,一个是得神瑛侍者浇灌之恩的绛珠仙草,前世已有关联,今世遇见,便是再续前缘。

这一情节看似落了俗套,但作者用心雕琢出的文字,读来却依旧让人热泪盈眶。沧海桑田,山河变换,故人远别重逢,何时读来,都有着打动人心的温暖。

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二、黛玉葬花

第三十五回,傅秋芳家的两个嬷嬷出了怡红院,背后八卦,说宝玉是个呆子,看见燕子,会跟燕子说话;河里看见鱼,会跟鱼说话;连见了星星月亮,也会和它们嘟囔一番….越是感情细腻的人,才会给这天地的许多事物赋予生命罢,于是曹雪芹在他的书中安排了一场黛玉葬花。

先是宝玉看落红满地,叹黛玉因生气未来收拾落花,兜起了那些花,就奔向当日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正是将到花冢,犹未转过山坡之时,听到黛玉的呜咽声。

对黛玉的《葬花词》,有人说那是无病呻吟,因为她有贾母、宝玉宠着,何来“风刀霜剑严相逼”?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首《葬花词》蕴含的绝不是黛玉个人的自伤自恋,无病呻吟,在封建时代的大环境下,谁也逃不出束缚,聪慧如宝钗,精明如探春,豪爽如湘云,天真如香菱,在日薄西山的大家族里,谁也没能有个好结局。

而黛玉寄人篱下,一旦贾母先去,她便会失去所有依靠,此身不由己,让她如何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她的命运正如《葬花词》里所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87版红楼梦里,陈力演唱了这首《葬花词》,陈力用天籁悲音倾情演唱,总让人为黛玉,为书中其他女儿的命运感怀。

三、贾母的那一搂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是贾府众人齐聚一堂,欢度元宵的场景,在放花炮之时,因黛玉身体弱,禁不住毕驳之声,贾母便把她搂在怀中。

这一细微情节上的一搂,将一个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节动人,那画面如在眼前。比起宝钗在薛姨妈怀里撒娇的场景,贾母对黛玉的这一举动,更击中心底的柔软处。

那些看着我们长大的亲人都一天天老了,我们因工作、学习,陪在他们身边的日子一天天少了。前几年,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很多人红了眼眶,而第五十四回的贾母已是白发苍苍,黛玉长大了,她却日渐苍老。

基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亲情的缅怀,贾母在烟花炮仗声此起彼伏中把黛玉搂在怀里的场景,足以让人泪下。有多少人看到这一幕时,会想起自己的姥姥?

四、鸳鸯断发

第四十六回,贾赦要讨鸳鸯做小妾,鸳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闹到贾母跟前,以剪发做尼姑抗争,才暂时逃过一劫。

作为贾母跟前最有权力的大丫鬟,作者却在这一回,凸显出了这位表面看着风光,但也难逃厄运的小人物的无可奈何。高鹗在后四十回给了鸳鸯一个上吊自尽的结局,但即使不死,鸳鸯也难逃青灯古佛、被卖或被糟蹋的命运。

想起她从前在酒席上说的,“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是何等威风;撞破了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又反过去安慰司棋,并发誓不把他们的事说出去,是何等善良;把贾母照顾得无微不至,让贾母离不了她,是何等能干……出色的人,配上无可奈何的命运,才更让人唏嘘。

鸳鸯断发,是对现实的抗争,也是对罪恶权势的控诉。无路可退时,小人物的决绝,是几要在黑暗中的毁灭,而这又像极了生活中无数的我们。

注:本文为回答网友提问。

作者:长安月,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