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解题训练,特别是像理科的学习,更需要大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找题、做题和练题。不过,这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读书学习就只是单单围绕着解题而展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人在学会一块新知识内容之后,就迫不及待投入到“题海”当中,以期望通过“刷题”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这并没有错,而且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拼命刷了一堆题,学习成绩提高却不明显,甚至随着年级的升高,出现下降的趋势。时间一久,这种单纯的“刷题”学习模式就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有些学生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严重者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读书,或质疑自己的智商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般情况下,题目是由题干条件、知识定理和所求结论等组成。当你拿到试题,从审题到写出准确的解题过程或答案,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如第一步就是进行读题审题,看清楚每一个字眼,提炼每一个题干条件,深挖题目当中隐藏的条件等; 第二步是分析所求的结论; 第三步是在题干条件和所求结论之间去建立起桥梁,运用知识定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数学语言去表述出来,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等。 我们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来说明了一个人的解题活动过程,大家可以试着对照一下,自己解题的问题出在哪呢? 有些人是知识定理掌握不扎实,无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有些人是审题不仔细,连题目条件都看不懂或看错; 有些人是知识运用能力欠缺; 有些人是书写解题过程一塌糊涂,无法把正确的解题过程表述出来; 有些人是粗心毛病严重,如经常算错、看错、抄错等…… 以上这些学习毛病,任何一个人只要沾上几点或一点,那么你再怎么努力“刷题”都是徒劳,甚至都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因此,当一个人准备开始进入“刷题”模式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自己是否都熟练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定理,该改的学习毛病是否都已改正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成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解题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你还要进行总结反思。 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满足题目做对即可,至于从解题中可获得哪些启示,根本不会去“计较”太多,造成对自身解题认知过程缺乏足够的总结反思,难以获得题目已有信息之外的更多有价值信息,从而最终降低了解题的收益率。 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过程的反思总结,包括对题干理解的反思、题目涉及知识点的反思、解题思维程序的反思、解题结果表述的反思、解题所用方法规律和技巧的反思以及解题失误的反思等。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解题就结束了?那你又错了,因为你还要收集一些错题,整理成册。 记住一点:错题本的整理,不仅要关注自己做错的问题,更要关注那些经典题目、经典好题、经典解题方法等。错题本就好像一个人的学习病历,你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正确的又该怎么做等,在错题本上清清楚楚,对症下药,及时改正。 一个人若想取得学习进步,切忌闭门造车,多思考、多反思、多讨论,讲究方法策略,更不能陷入机械状态的“题海战术”,要学会理性的“刷题”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