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任方圆,知行合一近于道。 无为而治拂功名,修身养性趋复然。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圆地方之说。而人立于天地之间,人道的玄机也就隐藏在这方圆之间。 老祖宗的做人智慧就藏在一枚铜钱中。铜钱圆形,内部是一个方孔。做人应当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 纪晓岚曾说,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 “内方外圆”的解释。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规范。没有方,世界便没有秩序,便失去约束。 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也可偶一为之。圆没有角,圆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没有圆,世界的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 如果一个人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只方不圆,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处处有碍。 但是如果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只圆不方,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然会使别人心生疑虑,处处提防,最终将众叛亲离。 “有圆无方就不可能立”。一个人,若是只有圆,没有方,模棱两可,则让人觉得过于圆滑,没有个性或缺少魄力,很难真正在社会上面成就一种事业。 反过来,只有方,没有圆,为人处事之死守着一些规矩和原则,毫无变通之处,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则流于呆滞和拘泥,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古代有一个关于“郑人买履”的故事,郑国有个人鞋坏了,想买一双新鞋,便量了自己的脚,记下了尺码。上市场,却忘记带尺码。别人告诉他:“用你脚量一下不就可以了?” 郑国人很严肃地摇摇头,执意回家拿尺码,只知道量好的尺码,却不知道尺码是从脚上量出来的,只知道条条框框却不知道犯了拘泥刻板的毛病。 一根筋,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计较,处处摩擦,往往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只有“随方就圆”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 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的,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的,这就是“随方就圆”。 善于做事的人,会把那“口”字变成圆圈,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后只会留下一个缺口。 做人要方圆并用,外圆内方才是境界。方,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圆,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图片均源自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