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疼》牙齿的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牙痛 穴位养生堂 神奇的穴位介绍、揭秘 关注

 思明居士 2019-02-25

牙齿的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牙痛。比如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牙髓炎是引起牙痛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这是因为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食物残渣、细菌等牙垢和硬质牙石的长期刺激,还有错误的刷牙方式,缺乏维生素等,都能造成牙痛。此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等;身体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患者牙髓充血、糖尿病患者牙髓血管发炎坏死等都可引起牙痛。

症状表现

风热牙痛 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

胃火牙痛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引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

虚火牙痛 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嫩。

患者注意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3)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勿吃过硬、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5)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6)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按摩穴位

■头颈部 下关穴、颊车穴、风池穴、阿是穴、大迎穴

1 按揉下关穴

位置 在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有孔,张口即闭。

按摩方法 中指螺纹面按于患侧下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手法力度适中,局部可有明显的酸胀或酸痛感,并有轻度温热感。

功效 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斜、颞颌关节炎等。

2 按揉颊车穴

位置 在面部,咬牙时肌肉隆起最高点处。

按摩方法 食指螺纹面按于患侧颊车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手法力度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并有轻度温热麻木感为度。

功效 治疗牙痛、三叉神经上颌支或下颌支疼痛、咬肌不利、张口困难、雀斑、黄褐斑、面神经麻痹、口眼斜、流涎等。

3 按揉风池穴

位置 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端坐位,将两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放于两侧风池穴处,由轻渐重按压,然后用揉法作顺时针方向轻揉,直至穴位局部感觉酸胀舒适为度。在按揉过程中,轻轻转动颈部。一般操作2分钟左右。

功效 治疗感冒发热、颈项强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

4 按揉阿是穴

位置 牙痛最明显的部位。

按摩方法 用食指螺纹面或拇指偏峰部按揉牙痛最明显的部位约2分钟,用力由轻而重,逐渐诱导止痛。局部可有酸胀或酸痛感,疼痛逐渐缓解。

功效 缓解疼痛。

5 按压大迎穴

位置 脸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颌骨的凹处,面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 坐姿,用一侧的拇指按压穴位,颈部向同侧倾斜,拇指由下向上按压穴位。

功效 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致的功能,可以消除双下巴,预防脸部松弛,还可治疗牙痛、口腔溃疡等。

■上肢 合谷穴、外关穴

1 掐揉合谷穴

位置 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 用一手拇指的指尖掐另一手的合谷穴约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揉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左侧牙痛掐揉右侧合谷,右侧牙痛掐揉左侧合谷。

功效 治疗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瘫、口眼斜、鼻炎、头痛、牙痛、痤疮、视疲劳、喉咙疼痛、耳鸣、打嗝等。

2 按揉外关穴

位置 手臂的外侧中间,腕关节横纹上约2拇指宽处。

按摩方法 前臂半屈,用一手的拇指尖按于另一手臂上的外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则按着内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 主治发热、感冒、肺炎、耳鸣、耳聋、落枕、偏头痛、肋间神经痛、上肢关节痛、肘部疼痛等。

■下肢 太溪穴

按揉太溪穴

位置 在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拇指按于太溪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孕妇禁用。

功效 主治头痛目眩、落枕、腰酸耳鸣、咽喉肿痛、失眠、小便频数、遗尿、月经不调、足踝肿痛、踝关节扭伤、气喘、肾炎、膀胱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