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休侘茶美学与器物之变

 贝尔的小书房 2019-02-25

九世纪末以茶为先进精神文化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逐渐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独具特色日本茶道现成为日本国粹。日语中有个词“一期一会”,意即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某个地点,人们由于命运或者机缘而相逢、相知、相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错过了将永生难觅。在有限的生命中应珍惜每一次的相逢,珍惜每一次心与心的碰撞。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1162年荣西阐释从福冈出发,在中国宁波港登陆,认识了同在中国留学的重原,两人结伴前往天台山,目睹了罗汉献茶的仪式,遂钟情于茶。1191年他带回若干珍贵的树种,其中包含茶树。他引进的茶有部分种在福冈的背振山,还有部分献给了拇尾山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开始了京都种植茶的历史。

日本茶道以村田珠光为始祖,经武野绍鸥,至千利休集大成,公元十六世纪是茶道发展最为重要蓬勃的时期。珠光将佛教导入茶道,以他为首开创了古朴的奈良流茶风,从而确立了“禅茶一味”的理念道路。《禅风杂谈》记载了他的“云遮月,月更美”一辞,意思是若有若无的缺憾美更动人心弦。他认为想拥有足利幕府珍藏的那些“唐物”绝非易事,一味迷恋不可得之物,沉浸于奢华的茶会,这显然毫无意义。

 

他曾给弟子的信中谈述:“日下,人言遒劲枯高,初学者争索备前、信乐之物,可谓荒唐至极,要得遒劲枯高,应先欣赏唐物之美,理解其中之妙,其后遒劲之心从心底发出,而达到枯高”。他主张合唐物与和物为一体,茶人提升境界,仍需心上大量中国艺术品。他还有句名言“草屋前系名马,陋室里设名器,别有一番风趣”,选配茶具要注意色彩、形状,未必要表现均整匀称,在粗陋的茶室里摆上高雅的差距,会赋予茶室幽深的氛围。

 

继珠光后是绍鸥,他对珠光的茶道补充完善,将歌道理论与茶道结合起来,这对茶道民族化颇富意义。以前茶室壁龛里皆是唐人名画和名僧墨迹,和歌进入茶室,挂轴多样化起来,像色纸、短册、怀纸、俳画、名人手稿等均可被选用。他使用的茶具有内向签核的风格,色彩趋向淡雅。千利休被称为茶道法祖,他将茶道、花道、香道结合一起,确立了茶室、茶具、礼节、美学意识等诸多方面,他提出的“和、敬、清、寂”,融会到茶道仪式里,就是通过一系列茶道活动,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


茶碗名物1,(重要文化財產) 木天目茶碗  12~13世(南宋)2,3國寶  天目茶碗 12~13世(南宋)4,大名物  灰被天目茶碗  13(南宋)5,國寶  玳玻天目茶碗  12~13世(南宋)6,國寶  大名物  大井物茶碗    喜左衛門  15~16世(李朝)7,黑部菖蒲格子文茶碗  16(桃山)8,本阿  茶碗    17(江)9,本阿  茶碗  乙御前  17(江


 

“唐物”与“和物”

 

利休身为堺市富商之子,十几岁便出入上流阶层的茶会,21岁拜绍鸥为师学习茶道。因为茶道的前身是唐物鉴赏会,差道具举足轻重,有些客人赴会归家,常把主人家展示的宝物记下来。1543年3月24日绍鸥在堺市举办的茶会,为了满足客人要求特例展示了两件精品,其一是宋末元初诗画僧玉涧的《波浪图》,另一件是雅号“松岛”的粗陶大缸(烧制于中国福建)。

 

《天王寺会记》 1574年3月24日织田信长为笼络堺市商人在京都相国寺举办隆重的茶会,参加者包括千利休、今井宗久(绍鸥的女婿)和津田宗及(茶会执笔人,茶道家),壁龛上挂着北宋画家赵昌的《五果图》,摆设有雅号“松本茄子”的茶馆,盛放在四方雕漆盘上,点茶架上陈列着建盏及盏托。同年4月3日信长仍在相国寺举办茶会,这次壁龛上挂着玉涧的《万里江山图》、摆置名为“初花”的茶罐和名为“安井”的茶碗,以上所述的茶器均为“唐物”。

 

就在这两次茶会千利休和津田宗及被迫成为信长的茶头,市富豪中的唐物几乎都改籍信长的名下,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利用权势命令绍鸥与他合作,互通茶事(借机侵占或购买宝物)。绍鸥无法接受此条件,便在1555年被置于死地,几天后信长派人抄家没收了奇珍异宝,这里大部分为绍鸥收藏的来自中国的精品。

茶道具 染付葡萄棚水指  17(明)唐津耳付花生  16~17世(桃山~江名物  四方釜  16(桃山)尾形乾山  繪槍梅茶碗  18(江尾形乾山  銹繪瀧山水茶碗  18(江重文  本阿  茶碗    雨露  17(江重文  次郎  茶碗    大黑  16(桃山)重文  古伊花生  16(桃山)重文  油屋肩茶入  13(宋)

 

信长死于本能事变,为明智光秀包围自害。1582年丰臣秀吉继任战国霸主,同时继承了信长收藏的宝物,秀吉比信长更热衷茶道,茶道对于统治者而言,在下克上风起云涌战事不断的时期,可以成为生死焦灼的武士,慰藉心灵的所在。京都、大阪、堺市茶会不断,特权阶层垄断茶道具牟取暴力。当政局稳定,茶道可以作为安抚人心的手段,利休与秀吉合作十年,草庵茶道正是在此间开花结果的。


 

1585年出身平民的秀吉获得了天皇授予的“关白”官位,这是稳住江山的标志,为庆祝这一封号获得,秀吉举行皇宫献茶会,利休自然是茶会的策划和主持人。为了这次茶会他特意定制了新茶具,并在茶盒、茶釜上设计了天皇专用的菊花图纹,秀吉也安排利休点茶,目的是向天皇展示自己珍藏的唐物珍宝。1587年秀吉平定九州的岛津势力,慑服了关东地区的北条氏和伊达氏,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在京都北野举办市民大茶会。先是发出布告,定于十月初一至初十,无论家臣、商人还是平民都可参加,均可携茶釜一只,水瓶一个,饮料一种参加,并且邀请中国旅日商人参与。此举为了满足贫困茶道爱好者要求,若此次拒绝出席此茶会,今后将被取消茶人资格。参与者只要光临均可喝到秀吉亲自点的茶,介时还可看到他藏的唐物珍品。秀吉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展示了一位平民成为将军的复杂个性。

 

茶席那天出现了茶道史上著名的黄金茶室,位于北野神社正殿的中间,左右两席摆设他的宝物。利休对此引而不发,内心却是鄙夷不屑。他正致力于将“和物”代替“唐物”的实践,自己的草庵茶道如何深化。随着茶道文化发展,上流社会几乎无人不习茶,唐物是压倒性的存在。利休设计制造符合日本自然环境和审美特点的新茶具,他透过自身影响力和人格魅力,逐渐令茶人认同典雅古朴清丽简约的“和物”。

 


【茶室】1)利休喜  月亭  京都 表千家 2)利休喜  妙喜庵待庵  京都 山崎 3)江岑喜    京都 表千家 4)金森宗和喜  茶室  神奈川 山田家 5)一翁喜  官休庵  京都 武者小路千家 6)部喜  燕庵  京都 藪內家 7)田有  如庵  犬山市 8)佐久間將監的 三溪園聽  浜 9)藤村庸  看席  京都 西翁院


北宋画家赵昌作品

 


利休风雅逸

 

关于利休传说颇多,有些难辨真假,列几件了解下他的个性和艺术魅力。记得有次秀吉拿来个扁平口大的铁钵花器,里面注满清水,旁边方一株红梅,秀吉想为难下利休,看他如何插花,不曾想利休没有思索就将梅花轻轻摘下,洒落清水中,梅花枝横放在铁钵上,营造出“流水落花”触动人心的意象。另一则是展示他对唐物的看法,他买下双管耳的唐物青瓷花瓶,因为完美与自己简陋的茶室无法相容,他便砍掉一边管耳,并在残缺的花瓶里插上两朵白色的山茶花,此举意图打破“唐物唯美”的鸡丁观念,昭示人们修正对器物奢华的倾向。

 

利休是位颇有创意的茶道家,他与秀吉随军,在小田原战场上,将竹子锯成一重切的圆筒和还有制作的尺八开始被流传,前者作为茶席花和抛入花的花器为插花者喜爱;他买下渔翁腰上别着的小鱼篓做花瓶;他防止修鞋匠的工具箱制作茶架。在一次以“赏枫”为主题的茶会上,他将枫枝插进花瓶高挂,将零散的枫叶洒在茶炉周围,待热茶釜在茶炉端下来,添完炭,又放上去,随着几片枫叶也被带进炉中,顷刻炉中发出一种清雅香气。原来利休在茶会千就把那几片散叶用檀木香水浸泡过,在座者不禁为他的鬼斧神工喝彩。

【茶室壁龛挂画和插花】 “唐画”的鉴赏变为专门室内辟出一块艺术鉴赏空间(“床间”)比如慈照寺、东求堂等,除挂有画轴外,还装饰陶瓷器、插花。观赏视点不仅停留墙壁上,还延伸到挂轴前面的摆放空间。鉴赏本身也由单纯集中于绘画,发展为对绘画、陶艺和花道的共同欣赏。在极有限的空间里,艺术创造与自然美得到高度统一。

 

建州窑的天目茶碗和宋代青瓷碗受人追捧,可利休觉得茶器虽端庄精美,却无法展现自己的茶境。利休找来质朴的陶工长次郎,与他指导设计,共同创造了乐窑茶碗,这种茶碗属于软陶,制作时完全用手拉胎,成品分为红黑两色,感觉厚重,却正是一只手承受的重量,碗壁成直筒型,碗口稍向里,没有任何花纹。人们面对唐物注重的是工艺精良,利休则对和物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就是手艺人与物衍生的关系,引导人们注重个性、风格和特殊的经历。草庵茶道在利休的倡导下,乐陶茶馆得到普及,他的美学精神散播,也令美浓地方的黄濑户、濑户黑、志野、织部等产品,以此为代表,在备前、信乐、伊贺、丹波等地,以茶碗为中心,陶器生产兴盛不衰。

 

古田织部身为利休的弟子,后来成为继千利休之后天下第一的大茶人。他的茶道雄健、明亮和华美,与师父枯淡纤弱的风格大异其趣。他创造了织部陶器,与师父谦和、内向的风格也有些背离,他用鲜艳的绿釉和铁釉描绘纹样,产出的茶碗歪斜不一,造型怪拙奇趣,而且数色并用,组成大胆奔放的图案,表现了自由、豁达的风格。他有的还融入了西洋元素,集创新与流行于一身,开辟了审美的心情去,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寂美人


 寂茶道美学  

 

禅宗重视心性,依靠内省的方式修行,“自解自悟”、“不着文字”,主张直视事物本质,排除一切矫揉造作的修饰,追求绝对空灵、单纯、纯粹的精神世界。禅宗美学传达一种枯与寂的意念,是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び,本意是“清贫、幽寂、安静、简朴”,表示一种生活方式;寂び,本意是“古雅、绿锈、残缺、有瑕疵、时间留下的痕迹”。室町时代“”和“寂”两个汉字组合成“寂”, 强调唯有自我方可感知的深邃意境,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这也是现在和风美学的原点所在。

 

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战国时代利休创造了び茶,提出“”是茶庭的灵魂,便把这种精神与茶道追求的美学结合了起来,就是所谓:相的日文原意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寂び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甚至会加强)的一种震撼的美。


金毛阁是利休本人向大德寺捐献,大德寺为感谢施主,才会在金毛阁安置一座利休的木像,秀吉以此为借口逼迫利休自杀,有人讲是因为嫉妒利休的才华,实质是利休推崇的和物上扬,秀吉苦心搜罗的各色奇珍滞销,令这位霸主大怒。据说利休死前仍按照茶仪式进行最后一次茶会,安然坐在自己的草庵茶室,拂去一切晨姐,闭目倾听茶锅开沸的水声,这是一位艺术家保有的尊严,也是对权势者用无言进行反抗。


 利休过世后,并不意味茶道的衰落,而是获得空前的繁盛。秀吉眼前没有了利休,顿感清寥。没过几年就将利休的次子少庵召回京都,允许他复兴利休茶道。在大德寺避难的少庵的儿子宗旦也回到家中,被没收的利休茶道具被还了回来。宗旦汲取祖父教训,终身不仕,在京都构筑宅邸,专心茶道,对千家茶道进行整理补充。让他的三儿子宗左继承千家家督,继承他的茶室不审庵,成为本家的表千家。他的四儿子宗室承袭了宗旦隐退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二儿子宗守在京都武者小路(地方)建立了官休庵,自立为武者小路千家,此为三千家之始,此后三百多年都是茶道的栋梁和中枢。利休的子孙和弟子至今形成了大约二十几个流派。


利休独特的审美,包括他的理念,使日本形成了自己系统的茶道具,他使用过和亲手制作的器物,现在都成为大名物。利休的影响远远超出茶道的范围,扩展到建筑、庭园、料理、服饰、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日本人将利休喜欢过物品,或按照利休审美观设计的物品,都冠以“利休”的名字,比如利休灰、利休栅栏、利休缎子、利休木屐、利休豆腐等等。

 

与利休茶道相伴的乐烧已经传承到十五代,今吉左门卫家族与利休家族依然保持着往来,他们的家和窑址距离不审庵不远。乐烧茶器,无论黑乐,还是赤乐,如今仍然是诸多茶道流派(包括三千家)的首选。进入今吉左门卫家,走向房后的土窑,院里杂草丛生,常有野猫的身影,几棵大树显示出一种虚幻的时空感,土窑和陶土都在草棚里,这种景象与利休寂之风契合。用的仍是自然地土,烧窑用的还是柴火,保持着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现在土窑一年只烧两三次,每年最多不超过三十只,完全出于随机,不为外界订货生产。

 

第十五代继承人提到自己的祖先长次郎,说他并不是朝鲜人,长次郎的父亲是福建人,把福建的制陶技术带到了日本。他还阐释乐烧的审美标准,“虽然茶碗都是人的作品,可是每个作品要能体现的不仅是此时此刻的人生状态,最好还有自然地秩序,宇宙的秩序。人要和茶、和器物对话,感到茶碗在和他说什么,这就是乐烧存在的理由”。

 

任知,诗人,作家、日本文化学者。南开大学毕业,现居天津独立写作。曾为假日100天人文版编辑、昆明生活新报、广州信息时报、上海时代报专栏作家,有诗歌、影评、乐评、书评诸多文章散见于各大期刊杂志;曾主编独立诗刊《个》,著有诗集《孤屿心》、日本文化集《完全治愈系》、《东瀛文人风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