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首要明理,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中医的指路明灯,如果你不懂基础理论,学起来就如同瞎子摸象,用再多的时间也是很难学好的。而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呢?很多人恐怕想不到!它就是易学。易者,天地自然之变化也,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掌握了易学,就掌握了人生老病死的规律,中医的灵魂就掌握了。 在中医学中,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就是运气学说,它用六十花甲子的演化告诉我们,今年和明年不同,这一月和下一月不同,今天和明天不同,这一时辰和下一时辰不同。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就是因为人先的体质偏性,它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不会变的,当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使它偏离平衡达到一定程度,人体就病了,如果屡教不改,小病就会成为大病,最终不治。因此,人体疾病的内因就是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外在世界的变化。 什么是体质偏性呢?用《内经》的话来说就是“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组织的不对称供应。用一句大家都懂的话来说,就是身体的一把手糊涂,不知道“知人善任”。身体的一把手是谁?很多中医人还被西方科学所迷惑,认为是大脑。其实,在人体当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董事会,心是董事长,它们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也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生,大脑在这里只是一个按照董事长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一个管理者。你觉得是董事长大啊,还是总经理大啊! 体质偏性会引起人的两大类疾病,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细胞,它就会功能亢进,即中医学中的热;血液对某一组织的细胞总是供应不足,它就会功能低下,即中医学中的寒。当然,如果这种体质偏性不变,人体是表现不出来疾病状态的,问题就在于外在世界的变化会不断加剧这种体质偏性,比如,我们的饮食,社会的压力,自然的六淫侵袭等,当这种体质偏性偏到了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发生病变,产生西医学上的疾病。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西医治病靠的是外力,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就是西医的全部。而中医治病靠的是整体的力量,中医不过是用来恢复整体管理的一种手段,因为按照中医认识到的“整体决定局部”的大自然规律,我们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怎样才能够恢复整体的管理呢?答案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因为人体存在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它体现了整体的意志,控制了所有细胞的生死存亡。普遍联系方式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媒介(在人体是水分子)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能量。如果媒介在人体失去了平衡,信息就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失真和变形,这样一来,整体的管理就乱了,而疾病就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造成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清楚了,中医治病的核心是恢复整体的平衡,只要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 中医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诊断,一部分是治疗。诊断是中医的核心,我们诊断的目标是什么呢?它不是西医所讲的什么细胞病变,而是身体各组织偏离平衡的方向和程度,它们分别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们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中医治疗就是用对应偏性的药来平衡身体之偏,当然,中医治疗方法多了去了,比如治心法,治血法,针灸按摩法,中药法,外治法等等,它们都可以平衡身体之偏,比如治心法,就是根据意识到哪血液优先供应哪里的原理,主动地调整人的精神状态来治病的。再如中药法,就是通过疏堵细胞的营养通道来治病的,细胞功能亢进就堵塞它,细胞功能低下就疏通它。一句话,只要能够恢复身体的平衡,它都是有效的中医方法。 很多人以为中医治病的效果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也是现代的中医水平普遍太差造成的。如果你真的能够准确地平衡身体之偏,治疗的疗效就会立竿见影。只是问题出在精确诊断不易,中药偏性的把握不易,使我们很难实现精准治疗罢了。因此,当一个高水平的中医很难,它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去体会如何精准诊断,如何把握药性和药量。不过,如果要当一个普通的中医就很容易了,你只要把握了疾病的大方向就没有问题,比如,发现一个人的疾病是由大寒造成的,我们用大热药附子可以,用中热药桂枝也可以,用小热药干姜生姜也可以,甚至吃些温阳的食品也有疗效。只是疗效的快速不同罢了,你用药精准,正好能够用等量的热药来平衡身体之寒,疗效就会非常明显,如果你用药不准,通过量上的累积也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中医为什么特别强调非急病一般最好用食疗的原因所在,它既能治病,又能避免副作用。 那么学中医的诀窍在哪里呢?一般人想不到,它其实就在五运六气。医易同源,既然用易可以推理出人一生的运气,当然也可以用五运六气推理出人的生老病死,找出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五运六气来学习中医。 第一,五运六气是一门高级诊断学,用它不仅可以推理出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找到疾病的内因,还可以推理出后天的自然变化,找到疾病的外因。内因和外因都找到了,就可以直接推理出治病的方法。你想啊,直接用纯推理就可以治病,中医真的并不难! 第二,五运六气是一门高级治疗学,五运六气直接对应人的体质偏性,它能够告诉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是寒是热,以及寒多少,热多少。一旦知道了它们,中医用药的方法就来了,无非就是用对应偏性的药来平衡身体之偏,君臣佐使一目了然,这就避免了过去方证对应中出现的模糊现象。 第三,五运六气可以辅助我们学习诊断学。比如脉诊,就不用死记硬背那么多口诀了,直接用它判断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就行了。左寸关尺,右寸关尺,轻取就是腑,重取就是脏,一下子五脏六腑的功能都出来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五运六气学中医诊断更快更好,比如,弦脉,你看书说是象琴弦一样,但到底怎么样,你心理没数。但是,如果你从五运六气上看到某一个人肝亢,然后再去体会弦脉是什么样的,就容易多了。 第四,五运六气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中药学。药物也是自然的一个缩影,通过药物生长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形态,我们更容易把握某味药的药性,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然一物克一物的原理,去挖掘新的药材,学会如何用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运六气就是整个中医学的核心。如果你不学五运六气,就等于学医在黑暗中摸索,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报却少得可怜;而学了五运六气,你学医的方向就明确了,再学起来就简单多了,正如古人所言: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推荐公众号主人旧书:《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是第一本从系统科学角度来认识中医、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专著。此系统科学非西方的系统科学,而是在中国气一元论基础上重建的系统科学,用它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可以使中医走向科学化,如果你想学好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