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展 | 万紫千红总是春——2019上海中国画院迎春画展观展记(二)

 海明山水 2019-02-25


曾经,古人泛舟江河、满载丹青而澄怀观道。今天,我们身处都市森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曾经,王维在《山水诀》中言道:“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而今,我们的艺术家或许是“咫尺之图,写广阔内心”。这即是说,其实历史正是由每一个“当下”所串联,而每一个“我”都可以是见微知著的原点。


施大畏  《两个人的故事》

张培成  《有竹居》

韩硕 《诸事圆成 猪来乐》


施大畏抛却了“自我”的视角,在绘画中既没有描摹虫草花鸟,也没有追求闲情逸致,而是醉心于从恢宏的历史和神话中寻觅人类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轨迹。《两个人的故事》虽是小尺幅之作(据说是施大畏原本史诗尺幅的一帧画面的截取),却有其一贯的恢弘、辽阔的气质,见古人,见天地,绘事亦可见众生。


张培成以一贯极具音乐感的带给我们视觉律动的享受。张培成的线条具有动感,勾勒和流动很简单,却很有韧性。形式上则极力追求视觉的稚趣、天真的效果。《有竹居》的惬意是从作品名字就开始的,画面有一种肆意的欢快,而不尽然是一种退隐和淡然。从结构上来看,许是借鉴了西方“热抽象”画派的代表康定斯基的理念,于是,竹林、茅屋、山峦都变成了可跳动的音符。


在与迎春展应景的主题上,韩硕的《诸事圆成》和《猪来乐》两幅充满幽默的语调和亲和的魅力。韩硕擅长用大写意笔墨简洁勾勒人物和场景,丹青之间有快意,也有潇洒的烟火气。他以连环画创作的扎实功底,表现出了出色的人物塑形的能力,所以画面在体现场景感的同时也显现出对水和墨的把握。


陈翔  《山水图》

朱新昌  《诗意画一组》

何曦 《一个特立独行的猪》


不同的历史图式与母题在不同的人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摹写”到“再创造”也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而每一位有志于中国画的画家或许都渴望着“得道”与“畅神”,这也是一直以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最终要求。陈翔的青绿山水可视为对这一理想的追求与探索。


丁筱芳的作品《荷趣》则更多展露了其私人趣味的一面。画面中的主角并不是荷花,而是大团墨色晕染的荷叶甸甸,细节很耐看。见古人,见天地,归根结底,绘事落脚于“见己”。就像朱新昌的《诗意画一组》想必也阐述了画家内心深处对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理想的世外桃源的构想。


而同样应景猪年主题的作品,何曦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猪》让人耳目一新:画面中,一只圆滚滚的墨黑小猪似乎在野草丛中心无旁骛地奔跑着;天空中虽云朵低沉,但也辽阔,令人联想到郊外一望无际的草原和低垂的地平线……于是乎,猪在这里成了拟物的载体,而作品名与王小波的杂文精选集同名,于是,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只猪身上所折射的一种人性复杂——既可以是讥诮反讽、愤世嫉俗的,也可以是激情浪漫、天真无邪的……这种复杂的情绪也体现了画家对当下现实的体悟和解读。


马小娟  《下午茶》

洪健  《瑞鹤图·Cafe Verlet》

鲍莺  《隔(之二)》

庞飞 《坐看云起》


因为在上海这座城市中,这些艺术家或土生土长,或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所以在内里的情感上很多细节是相通的。比如马小娟笔下典型南方女人的精致与优雅是在咖啡店的下午茶中体现的,上海人的小资情结与生活方式上的“中西交融”“古今通用”的生存智慧,也在洪健的笔下得到点睛提示。


有意思的是,擅画宏大视野下上海老建筑的洪健,这次得以看到展出的作品是一幅“小品式”作品,作品名《瑞鹤图·Cafe Verlet》就提示了语境:画面中,原本应是宫殿的建筑变成了一张咖啡桌,桌上放着若干咖啡杯,以及一只羊角面包。有两只仙鹤落栖到杯沿。洪健在以往作品的创作心得中表示,很多建筑虽是以写生样式呈现,但是细节上他还是用一种戏剧导演般的心思设计了布局。那么,我们自然也可以将他这幅画视为对宋徽宗《瑞鹤图》的小小“致敬”;而图式的挪用也以一种诙谐和轻松幽默的基调输出。


同样非常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还有马小娟和鲍莺,恰好也是以两种风格体现这种“现代性”。马小娟的作品一直以来都风格独具、极具辨识度,又因为既有扎实出色的国画功底,又有带有漫画感的人物造型能力,最重要的还有她的作品非常有时尚感,因而其作品颇受大众欢迎,但所有的这一切在马小娟的笔下都显得很素雅,是以冲淡了流行元素原本可能带来的媚俗化走向,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江南女人的风格:知道什么是优势并知道如何展示,但同时也知道什么是得体和内敛。


鲍莺的《隔(之二)》则将语境带入有关“新水墨”的探讨。这幅画是一个特别的视角,鲍莺说是某次惊鸿一瞥的夏日垂帘的窗户,一束光洒进来,被隔帘过滤,弥漫开来,于是把这种感受画了下来。她没有用阳光明媚的色调去描绘,反倒是淡淡的水墨,一缕缕的,或是一团团的、一点点的,弥漫了开来……画家与物象的关系,很多时候往往是由内至外的,是因己及物的“观点”与“移情”。


庞飞的《坐看云起》也展现了一种老派的优雅,同时在对传统图式的创新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比如按照青绿山水的传统图式,总是绿色和黄色多一些,青金色只做点缀,而庞飞则将青金和墨蓝调和了青绿,并以色彩替代了皴法勾勒山石。于是乎,山石不只是自然山川中的实体,而成了画家内心心境的折射。


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时代的回应——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中国画,不再是一味复古或者用所谓的创新表现古人眼中山川湖海,也不再一味追求画面的辽阔感与苍茫感。而好的艺术,总是历久弥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