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永远在路上

 江山携手 2019-02-25

构建多彩课程  以文化提升教育品质

——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实地研讨体会

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郭福胜

419,市进修学校组织第八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参训人员到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实地研讨,参观了学校、聆听了张晓琳校长的汇报,收获丰盈,整个人都兴奋起来,金小人的热情、无私让我感激;金小人工作的严谨、热情、执着让我感动;金小融化在师生骨子里的文化让我敬佩。金小的教育理念是湛蓝的,金小的教育天空是五彩斑斓的……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自己有太多的收获与思考。

一、理念为王,思路决定出路

走进金城中心小学,一股朝气蓬勃的感觉扑面而来,校园干净,雅致、充满活力,彬彬有礼的孩子,从容和悦的微笑,处处呈现着蓬勃的气象,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海之情怀,让生命怒放。

张校长是一位富有创新和实干精神的校长,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于“让每个生命像鲜花一样怒放”,结合临海的地域特色,将大海的包容性及海纳百川的气魄幻化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海之情怀,让生命怒放”,提炼完善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尊重天性,张扬个性,涵养德性,磨练韧性”,并通过四层楼的楼道文化加以阐释和展示,用“梅、兰、竹、菊”四君子做为代表植物,对师生进行君子教育。用“滚雪球理论”来支撑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校长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思想超前,定位高远,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才使得学校有现在的发展。

海之韵长廊富有地域特色,经典长廊、读书长廊,是仰望星空的主题色彩,走廊北侧摆放开放式图书柜,喻意读书积累知识,仰望星空走向未来。各种专用教师一应俱全,学校课程开设异彩缤呈,贝壳彩绘、粘贴、布艺、书法等等强调实践与体验,突出活动,环境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也让学校的工作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高境界。

有了让每个生命像鲜花一样怒放的理念引领,学校领导班子上下统一思想,教育创新找到了出路:教育要千方百计的发现、发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生命教育远远超越了学习本身,一条差异教学的创新大路在金小的脚下延伸……

二、差异教学,激活学校“大棋局”

金小是“1751”工程的试验点校,学校以差异教学为模式,全面优化整合课程,构建了“333”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课程门类过多,课程交叉重复现象,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内化和整合,做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将课程分为启智尚美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为宗旨,推动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与人的全面整合,几年来,课程的整合和开发,为每个孩子搭建了展示和发展个性的平台,是每个学生特长得到发掘,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绘画、书法、声乐、创新等活动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提高了学校的育人水平。

文化渗透催生教师共同进步,学校改革行政管理框架,设置了课程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艺体中心等倾向于课程实施的管理机构,学校把师德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文化融合,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树立爱生如子的校园氛围,让正能量在教师活动中不断传递,做“学习型教师,创学习型组织”是金城小学培养专业人才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活动,学校采取请专家培训、外派学习、读书工程等方式进行理论提升,开展青蓝工程、骨干培训、研究性学习,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差异教学模式,创建了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朝气的教师团队,书写着教书育人与文化传承的动人乐章。

三、深刻反思,切准行动方向

1、科学谋划,引领学校发展

对照金城中心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我校现在教师紧缺,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在学习之后,立即行动,做好学校课程的整合,学习金小课程改革的模式,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要将地方课程进行化解融合,校本课程要精简,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组成课改团队,形成规划、目标、内容、评价于一体的课改体系,在摸索中改革前进。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

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只有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可以说,谁先抓住了教师成长这一块成长的基石,谁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先机。因此,借鉴金小的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应该为优秀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进修、搞科研,为他们提供必要成长条件,建立科学地管理机制,保障他们“有为、有位、有惠”。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成的。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不缺少敬业精神,也取得过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缺少的是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我校要以名校为榜样,借鉴和内化名校精神,以“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育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坚守信念  有效推进课改

——双语学校跟岗培训汇报

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郭福胜

我很有幸参加为期五天的学校管理跟岗培训,学习紧张而快乐,聆听赵校长《中小学核心素养培养》报告、鲍校长《教育理论与创新实践》的讲座和各部门领导交流近十年的课改之路,深入班级听评课、观摩集体备课现场、参观体育大课间活动等等,几天下来,收获丰盈,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双语人的热情、无私让我感激;双语人工作的严谨、热情、执着让我感动;双语融化在师生骨子里的文化让我敬佩……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自己有太多的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和体会

1、有思想高定位才有高发展

赵福庆校长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科学严谨,“双语无差生,人人能成才”、“一个不能少,每个都重要”,全面育人,全体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基,这是一个教育家的情怀,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作为终极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能力,践行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

十八年的双语之路,学校在滚雪球式的发展,其中的秘诀是什么?我认为学校能否向高处发展的定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指向和动力。关键要有一名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思想的引领者,双语的发展始终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来自于双语人的孜孜以求。赵校长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责任心并不是空洞的,从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具体繁杂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每个领导有项目,搞课改,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集体教研、上课、课间、升旗、大课间活动、学生的路队、就餐,处处显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的极致。可以看出双语人第一点最要紧的,是‘站岗位’。 班子的团结务实很重要,人人有干事,事事有人干,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第二点最要紧的,是“敏捷正确”。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做事熟练、精细和讲究效力。第三点最要紧的,是做好为止。领导团队每一个成员不是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而是按照规划、计划,依限完成,一直到做好为止。都以做好工作即是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我为工作态度,树立和践行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观念,开创性开展工作,这种优秀的工作氛围造就了今天的双语,

2、把握中心,立足课改,奠定学校软实力

回首莱州市双语学校的成长历程,除了外围的物质条件的改善,能够跻身齐鲁名校,我想完全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对课改的坚持,课改让莱州双语学校敢立潮头,课改奠定了学校的“软实力”基础。从建校初针对学生的目标教学到现在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的课堂模式,合作达标教学,特别受启发的是以校训为轴心的特色系列活动课程,套餐式的学校课程,无不让学校、学生获益,双语人不过多的考虑升学率,而是遵循教育规律抓课程改革,事实证明,教育教学成绩自然地提升了,诸多的烟台市、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项成绩,学生的健康成长,足足证明了课改的成效。同时也引来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注。像赵校长所说,一个学校的特色永远在课堂,课程改革才是学校发展的主渠道。

3管理就应抓重点、落实必须精细严

双语的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的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轴心的双语培养模式已经建构,而且全面开花。那么确保课程顺利推进的利器是什么?我觉得管理的精细化是不可或缺的。

管理就应抓重点、落实必须精细严。管理作为一个集体实现目标的保障手段,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于管理体系运作的实际。我认为一个学校兴衰的首要因素就是其管理机制是否能科学地运作。几天对莱州双语学校的观察和研究,我深感其管理体制之强大活力的背后都是运作的严格、精细和不失人文的调和。

双语是纵横双线网络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中“双”是指科学与人文并举、业务和行政并存。特别突出级部管理的重要性,实行级部负责制,不仅对学生工作负责,也对教师成长与评价等负责。精细表现在工作的细枝末节,例如,学校课程的开设,校长理念引领,团队学习规划方案,制定推进制度,出台实施纲要,拟定指导意见,跟进督导检查,实施科学评价,并且在实施中反复修正,科学运作,每个环节都严密组织,绝不疏漏或懈怠。

教师管理科学有效,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首席教师与本学科总成绩排名捆绑,首席班主任考核与本级部所有班主任工作捆绑,级部主任考核与级部评价捆绑!参加各类活动一定把考勤计入考核!我感触比较深刻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生日常行为规范到位。学生进餐厅用餐如何洗手、各年级学生如何入座、如何吃饭、如何离开都要求的无比细致,有一套成体系的管理模式。学生高素质的表现,就是他们严格执行力的最好见证。比如,升旗仪式,把她做成课程。该校全校有6500多学生,600多位教师,整个仪式从开始组织学生到结束后学生的各班带回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升旗仪式主持人是学生,主持人用流畅的中英文主持仪式,稳重而大方,国旗仪仗队的那威武的阵势,印象深刻的是能吸引社会力量进校园,开设百姓大讲坛,京剧团的闫团长的精彩演讲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好了仪式课程。学生自教互管组织运行有效,每个班级有纪律督查,级部有学生会检查,每个班级队伍前有礼仪带队的学生,教师整齐的在级部后面列队,严格地管理,精细的措施,无不彰显双语德育教育的实效,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这是我回校之后必须加以改进的地方。

反观我们的管理,级部作为最重要的实体,其综合职能到底能落实多少?学校的日常工作是否显得过于松散?工作有计划无落实,有实施无评价,做和不做无区别。我一直认为,管理的严格认真,特别是对结果的奖罚分明,是一种公平、文明的体现,否则失缺的是公平和正义,滋长的是散漫和无所谓的不思进取。看似残酷的捆绑,其实就是团队建设的最好纽带。特别是在当前大提以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治校一定要以严格、细致的规矩、制度作保障。

二、思与行

1、科学谋划,引领学校发展

对照双语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我校现在教师紧缺,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在学习回单位之后,要立即行动,做好学校课程的整合,学习双语课程改革的模式,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要将地方课程进行化解融合,校本课程要精简,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组成课改团队,形成规划、目标、内容、评价于一体的课改体系,在摸索中改革前进。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

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只有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可以说,谁先抓住了教师成长这一块成长的基石,谁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先机。因此,借鉴双语的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应该为优秀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进修、搞科研,为他们提供必要成长条件,建立科学地管理机制,保障他们“有为、有位、有惠”。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成的。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不缺少敬业精神,也取得过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缺少的是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我校要以双语名校为榜样,借鉴和内化双语精神,以“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育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写于20151229

李镇西校长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演讲的题目是:教育:请给人以心灵的自由,这“人”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现在说真话的人少了,做实事的人更少了,即说真话又做实事的人则少之又少,李校长就是这样的顶天立地的真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做的是什么呀?不注重学生的人性的培养,学生缺失爱心,学生心地不够善良,变得越来越自私,教师哪,看看我们的教育现实吧,教师能把他作为一种职业的就算不错的了,何谈事业,工作被动,更有甚者消极,真正干工作想工作的人不多,每天就是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激情,长此下去,教育将不再教育,令人担心呀。

李镇西的论坛讲话分四个部分:第一,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第二,教师应该是精神自由的人;第三,给学生以舒展的心灵;第四,给学生以健全的人格。

培养具有思想创新能力的人,首先要有具有思想创新的教师。可现实状况是,不要说思想创新,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愿意去思考,更谈不上思想创新。如果老师没有灵魂的阳光,你用什么去照亮学生精神世界?必须要有教师的思想自由,才会有学生的心灵飞翔。教师对孩子精神的影响,就是用思想照亮思想,用个性发展个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用智慧开启智慧,用民主培育民主,用人格铸造人格。

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陶行知当年的话: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这是陶行知的原话,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都还很前卫的。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做到这六大解放?我们还必须强调这六大解放?可见我们教育没有走多远,我们的教育改革还在陶行知当年的起点上,我们的教育还没有一个学生得以解放。

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这话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就是,教育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运动,一是尊重个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教育就是要帮孩子找到这条独特的路,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二是培养共性,无论这个孩子多么独特,他总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所有的文明遗产文化成果,比如真善美,他都应该拥有并传承下去。尊重个性与培养共性,不可偏废,不可走极端。教育就是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创新也好,创造也罢,还是有要健全的人格。我们说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是在一定前提下讲的,绝对不是无法无天。这个前提就是健全的人格。是的,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天才不可培养,但人格可以铸造。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这就是教育!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创新对人类才有意义。

转摘:

构建多彩课程  以文化提升教育品质

——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实地研讨体会

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郭福胜

419,市进修学校组织第八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参训人员到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实地研讨,参观了学校、聆听了张晓琳校长的汇报,收获丰盈,整个人都兴奋起来,金小人的热情、无私让我感激;金小人工作的严谨、热情、执着让我感动;金小融化在师生骨子里的文化让我敬佩。金小的教育理念是湛蓝的,金小的教育天空是五彩斑斓的……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自己有太多的收获与思考。

一、理念为王,思路决定出路

走进金城中心小学,一股朝气蓬勃的感觉扑面而来,校园干净,雅致、充满活力,彬彬有礼的孩子,从容和悦的微笑,处处呈现着蓬勃的气象,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海之情怀,让生命怒放。

张校长是一位富有创新和实干精神的校长,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于“让每个生命像鲜花一样怒放”,结合临海的地域特色,将大海的包容性及海纳百川的气魄幻化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海之情怀,让生命怒放”,提炼完善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尊重天性,张扬个性,涵养德性,磨练韧性”,并通过四层楼的楼道文化加以阐释和展示,用“梅、兰、竹、菊”四君子做为代表植物,对师生进行君子教育。用“滚雪球理论”来支撑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校长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思想超前,定位高远,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才使得学校有现在的发展。

海之韵长廊富有地域特色,经典长廊、读书长廊,是仰望星空的主题色彩,走廊北侧摆放开放式图书柜,喻意读书积累知识,仰望星空走向未来。各种专用教师一应俱全,学校课程开设异彩缤呈,贝壳彩绘、粘贴、布艺、书法等等强调实践与体验,突出活动,环境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也让学校的工作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高境界。

有了让每个生命像鲜花一样怒放的理念引领,学校领导班子上下统一思想,教育创新找到了出路:教育要千方百计的发现、发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生命教育远远超越了学习本身,一条差异教学的创新大路在金小的脚下延伸……

二、差异教学,激活学校“大棋局”

金小是“1751”工程的试验点校,学校以差异教学为模式,全面优化整合课程,构建了“333”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课程门类过多,课程交叉重复现象,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内化和整合,做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将课程分为启智尚美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为宗旨,推动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与人的全面整合,几年来,课程的整合和开发,为每个孩子搭建了展示和发展个性的平台,是每个学生特长得到发掘,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绘画、书法、声乐、创新等活动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提高了学校的育人水平。

文化渗透催生教师共同进步,学校改革行政管理框架,设置了课程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艺体中心等倾向于课程实施的管理机构,学校把师德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文化融合,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树立爱生如子的校园氛围,让正能量在教师活动中不断传递,做“学习型教师,创学习型组织”是金城小学培养专业人才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活动,学校采取请专家培训、外派学习、读书工程等方式进行理论提升,开展青蓝工程、骨干培训、研究性学习,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差异教学模式,创建了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朝气的教师团队,书写着教书育人与文化传承的动人乐章。

三、深刻反思,切准行动方向

1、科学谋划,引领学校发展

对照金城中心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我校现在教师紧缺,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在学习之后,立即行动,做好学校课程的整合,学习金小课程改革的模式,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要将地方课程进行化解融合,校本课程要精简,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组成课改团队,形成规划、目标、内容、评价于一体的课改体系,在摸索中改革前进。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

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只有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可以说,谁先抓住了教师成长这一块成长的基石,谁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先机。因此,借鉴金小的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应该为优秀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进修、搞科研,为他们提供必要成长条件,建立科学地管理机制,保障他们“有为、有位、有惠”。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成的。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不缺少敬业精神,也取得过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缺少的是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我校要以名校为榜样,借鉴和内化名校精神,以“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育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坚守信念  有效推进课改

——双语学校跟岗培训汇报

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郭福胜

我很有幸参加为期五天的学校管理跟岗培训,学习紧张而快乐,聆听赵校长《中小学核心素养培养》报告、鲍校长《教育理论与创新实践》的讲座和各部门领导交流近十年的课改之路,深入班级听评课、观摩集体备课现场、参观体育大课间活动等等,几天下来,收获丰盈,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双语人的热情、无私让我感激;双语人工作的严谨、热情、执着让我感动;双语融化在师生骨子里的文化让我敬佩……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自己有太多的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和体会

1、有思想高定位才有高发展

赵福庆校长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科学严谨,“双语无差生,人人能成才”、“一个不能少,每个都重要”,全面育人,全体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基,这是一个教育家的情怀,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作为终极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能力,践行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

十八年的双语之路,学校在滚雪球式的发展,其中的秘诀是什么?我认为学校能否向高处发展的定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指向和动力。关键要有一名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思想的引领者,双语的发展始终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来自于双语人的孜孜以求。赵校长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责任心并不是空洞的,从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具体繁杂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每个领导有项目,搞课改,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集体教研、上课、课间、升旗、大课间活动、学生的路队、就餐,处处显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的极致。可以看出双语人第一点最要紧的,是‘站岗位’。 班子的团结务实很重要,人人有干事,事事有人干,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第二点最要紧的,是“敏捷正确”。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做事熟练、精细和讲究效力。第三点最要紧的,是做好为止。领导团队每一个成员不是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而是按照规划、计划,依限完成,一直到做好为止。都以做好工作即是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我为工作态度,树立和践行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观念,开创性开展工作,这种优秀的工作氛围造就了今天的双语,

2、把握中心,立足课改,奠定学校软实力

回首莱州市双语学校的成长历程,除了外围的物质条件的改善,能够跻身齐鲁名校,我想完全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对课改的坚持,课改让莱州双语学校敢立潮头,课改奠定了学校的“软实力”基础。从建校初针对学生的目标教学到现在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的课堂模式,合作达标教学,特别受启发的是以校训为轴心的特色系列活动课程,套餐式的学校课程,无不让学校、学生获益,双语人不过多的考虑升学率,而是遵循教育规律抓课程改革,事实证明,教育教学成绩自然地提升了,诸多的烟台市、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项成绩,学生的健康成长,足足证明了课改的成效。同时也引来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注。像赵校长所说,一个学校的特色永远在课堂,课程改革才是学校发展的主渠道。

3管理就应抓重点、落实必须精细严

双语的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的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轴心的双语培养模式已经建构,而且全面开花。那么确保课程顺利推进的利器是什么?我觉得管理的精细化是不可或缺的。

管理就应抓重点、落实必须精细严。管理作为一个集体实现目标的保障手段,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于管理体系运作的实际。我认为一个学校兴衰的首要因素就是其管理机制是否能科学地运作。几天对莱州双语学校的观察和研究,我深感其管理体制之强大活力的背后都是运作的严格、精细和不失人文的调和。

双语是纵横双线网络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中“双”是指科学与人文并举、业务和行政并存。特别突出级部管理的重要性,实行级部负责制,不仅对学生工作负责,也对教师成长与评价等负责。精细表现在工作的细枝末节,例如,学校课程的开设,校长理念引领,团队学习规划方案,制定推进制度,出台实施纲要,拟定指导意见,跟进督导检查,实施科学评价,并且在实施中反复修正,科学运作,每个环节都严密组织,绝不疏漏或懈怠。

教师管理科学有效,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首席教师与本学科总成绩排名捆绑,首席班主任考核与本级部所有班主任工作捆绑,级部主任考核与级部评价捆绑!参加各类活动一定把考勤计入考核!我感触比较深刻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生日常行为规范到位。学生进餐厅用餐如何洗手、各年级学生如何入座、如何吃饭、如何离开都要求的无比细致,有一套成体系的管理模式。学生高素质的表现,就是他们严格执行力的最好见证。比如,升旗仪式,把她做成课程。该校全校有6500多学生,600多位教师,整个仪式从开始组织学生到结束后学生的各班带回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升旗仪式主持人是学生,主持人用流畅的中英文主持仪式,稳重而大方,国旗仪仗队的那威武的阵势,印象深刻的是能吸引社会力量进校园,开设百姓大讲坛,京剧团的闫团长的精彩演讲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好了仪式课程。学生自教互管组织运行有效,每个班级有纪律督查,级部有学生会检查,每个班级队伍前有礼仪带队的学生,教师整齐的在级部后面列队,严格地管理,精细的措施,无不彰显双语德育教育的实效,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这是我回校之后必须加以改进的地方。

反观我们的管理,级部作为最重要的实体,其综合职能到底能落实多少?学校的日常工作是否显得过于松散?工作有计划无落实,有实施无评价,做和不做无区别。我一直认为,管理的严格认真,特别是对结果的奖罚分明,是一种公平、文明的体现,否则失缺的是公平和正义,滋长的是散漫和无所谓的不思进取。看似残酷的捆绑,其实就是团队建设的最好纽带。特别是在当前大提以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治校一定要以严格、细致的规矩、制度作保障。

二、思与行

1、科学谋划,引领学校发展

对照双语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我校现在教师紧缺,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在学习回单位之后,要立即行动,做好学校课程的整合,学习双语课程改革的模式,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要将地方课程进行化解融合,校本课程要精简,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组成课改团队,形成规划、目标、内容、评价于一体的课改体系,在摸索中改革前进。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

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只有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可以说,谁先抓住了教师成长这一块成长的基石,谁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先机。因此,借鉴双语的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应该为优秀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进修、搞科研,为他们提供必要成长条件,建立科学地管理机制,保障他们“有为、有位、有惠”。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成的。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不缺少敬业精神,也取得过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缺少的是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我校要以双语名校为榜样,借鉴和内化双语精神,以“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育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写于20151229

李镇西校长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演讲的题目是:教育:请给人以心灵的自由,这“人”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现在说真话的人少了,做实事的人更少了,即说真话又做实事的人则少之又少,李校长就是这样的顶天立地的真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做的是什么呀?不注重学生的人性的培养,学生缺失爱心,学生心地不够善良,变得越来越自私,教师哪,看看我们的教育现实吧,教师能把他作为一种职业的就算不错的了,何谈事业,工作被动,更有甚者消极,真正干工作想工作的人不多,每天就是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激情,长此下去,教育将不再教育,令人担心呀。

李镇西的论坛讲话分四个部分:第一,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第二,教师应该是精神自由的人;第三,给学生以舒展的心灵;第四,给学生以健全的人格。

培养具有思想创新能力的人,首先要有具有思想创新的教师。可现实状况是,不要说思想创新,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愿意去思考,更谈不上思想创新。如果老师没有灵魂的阳光,你用什么去照亮学生精神世界?必须要有教师的思想自由,才会有学生的心灵飞翔。教师对孩子精神的影响,就是用思想照亮思想,用个性发展个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用智慧开启智慧,用民主培育民主,用人格铸造人格。

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陶行知当年的话: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这是陶行知的原话,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都还很前卫的。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做到这六大解放?我们还必须强调这六大解放?可见我们教育没有走多远,我们的教育改革还在陶行知当年的起点上,我们的教育还没有一个学生得以解放。

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这话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就是,教育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运动,一是尊重个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教育就是要帮孩子找到这条独特的路,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二是培养共性,无论这个孩子多么独特,他总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所有的文明遗产文化成果,比如真善美,他都应该拥有并传承下去。尊重个性与培养共性,不可偏废,不可走极端。教育就是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创新也好,创造也罢,还是有要健全的人格。我们说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是在一定前提下讲的,绝对不是无法无天。这个前提就是健全的人格。是的,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天才不可培养,但人格可以铸造。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这就是教育!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创新对人类才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