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辛经方

 爱中医2 2019-02-25
张仲景著作《伤寒卒病论》,后世分为两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中涉细辛方为5首: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金匮要略》涉细辛方为14首:侯氏黑散、千金三黄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大黄附子汤、赤丸、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乌梅丸,除去两书中重复方2首:小青龙汤、乌梅丸外,余17首。

一、张仲景用细辛的临床目的:
 
1、 温化寒饮: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2、 除寒止痛:侯氏黑散、千金三黄汤、大黄附子汤、赤丸、乌梅丸。
3、 温通血脉: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4、 温里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张仲景用细辛剂量的探讨:
 
《伤寒卒病论》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古今度量衡的差异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古今度量衡的各种考证法也层出不穷。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等依据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据铭文定为和仲景同时代的东汉末所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并按秦汉衡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认为东汉重量每斤折算为249.7g,1两约今之15.6g。王庆国等依据水密度法和黄金密度法认为东汉1斤折算为240g,1两为15g。程磐基通过参阅有关文献及出土度量衡实物, 认为东汉时期1斤在220~250g之间,1两在13.750~15.625g之间。类似考证不一一罗列,综合目前所见,张仲景用药1两以15g比较事实。
 
《伤寒卒病论》中细辛17首方剂,其中散剂1首、丸剂2首、汤剂14首。散剂侯氏黑散用细辛三分,丸剂赤丸、乌梅丸分别为一两、六两,其余汤剂用细辛用量均在一两至三两。以1两为15g计算,张仲景用汤剂细辛则在15g-45g,已远远超过当今《药典》的法定剂量1-3g。尽管汉代用方为每剂一煎分三次服用且煎药时间较长,但是以张仲景所用剂量也已超今天法定用量。且当今细辛超剂量使用屡见报道,并非个例。诸如此类,关于细辛的用量问题,引申至经方的用量问题,仍需中医临床人士及中医爱好者不断探索。

附录:张仲景用细辛原文如下:
 
《伤寒论》用细辛方5首,分别是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如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首)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咳而发热’],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无]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玉函》卷二无。《注解伤寒论》卷三作‘汤洗’]。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首)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玉函》卷四、《注解伤寒论》卷六作‘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首)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  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蘖六两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金匮要略》用细辛方14首,分别是侯氏黑散、千金三黄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大黄附子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乌梅丸、赤丸。如下: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2首)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附方: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  黄芪各二分  黄芩三分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3首)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四两  细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半升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2首)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  半夏四两,洗,千金作人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5首)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及肺痈中。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去皮)  半夏半升(汤洗)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半升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首)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1首)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错误难免,敬请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