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zskyteacher 2019-02-26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例1(图1),男,4岁,发现右眼白瞳症1年半。例2(图2A-C),男,3岁,发现右眼白瞳症近1年。例3(图3A、B),女,2岁,发现左眼白瞳症半年多,左侧眼球突出约4个月。

图1

图2A

图2B

图2C

图3A

图3B

影像学报告描述

例1:CT平扫(图1):右侧眼球内密度不均匀增高,似见肿块,其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黑箭),晶状体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例2:MRI平扫(图2A-C)见右侧眼球下壁椭圆形肿块影突入球内,边界清晰,呈等T1、等T2信号影(白箭),T2WI中心区可见斑点状低信号。例3:MRI平扫(图3A、B)见左侧眼球突出,增大、变形,正常结构消失,信号不均匀,大部分呈等T1较长T2信号影,中心区散在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白箭),累及视神经(黑箭头)及眼上肌群(图3A,黑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例1:均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期(Ⅱ期)。例2:均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期(Ⅰ期)。例3:均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局部扩散期(Ⅲ期)。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如下。①主要表现为“白瞳症”,可伴有青光眼及眼球突出;②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偶见成年人;③单侧发病多见,双眼先后发病者约占30%;④目前认为肿瘤起源于视网膜干细胞,位于视网膜,向玻璃体腔内或向视网膜下生长,呈团块状,大多呈灰白色,常有钙化和坏死;⑤常见生长方式有内生型、外生型及混合生长型,以混合生长型最常见。镜下主要是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核深染,形态不一,胞质极少,核分裂象多,部分瘤细胞可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内常见瘤细胞钙化,95%的RB连续组织切片中可发现钙化。

  影像学特点:①B超表现为玻璃体内肿块呈实质性光团,边缘凹凸不平,与眼球壁紧密相连;内部回声不均匀,常出现强回声斑及其后方伴声影(钙化)。②CT显示为眼球壁肿块突入到玻璃体腔,不均匀软组织密度,95%可见钙化,钙化可呈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为本病的特征。一般平扫即可见上述特点,增强扫描价值不大。③MRI表现为肿块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略低、等或较高信号,常见斑片状T2低信号区。④增强CT和MRI表现为肿块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同时显示视神经受侵及颅内侵犯情况,若双侧眼球RB伴松果体和(或)鞍区可强化的肿块,须考虑三侧性或四侧性Rb。⑤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四期:Ⅰ期肿瘤局限于视网膜;Ⅱ期肿瘤局限于眼球内;Ⅲ期眼外眶内期,肿瘤局部扩散;Ⅳ期眼外眶外期,肿瘤向远处转移,如肺、肾、脑等器官。

鉴别诊断

  ①永存原始玻璃体增殖症,患儿眼球小,晶状体可小而不规则,玻璃体内可见“高脚酒杯”形软组织影,钙化少见,增强后软组织有强化。②Coats病,又称原发性视网膜血管扩张症,好发年龄为5—10岁,单眼发病,极少钙化,T1及T2视网膜下积液均为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增厚脱离的视网膜明显强化。

小结

  3岁以下的白瞳症患儿,CT发现球内有钙化的肿物,基本可以诊断RB。MRI主要用于鉴别诊断,观察球内及球外侵犯,并进行影像学分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