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上了才会幸福

 江山携手 2019-02-26

一禾的博客

近日,参加了一个有关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的研讨会。在听到的几个报告里,有个别教授、专家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见,实在太高深,太神秘,也太玄虚;让普通教师觉得高不可攀甚至不知所云。

笔者凭个人的阅历与经验,对此的看法很简单,就一句话:爱上了才会幸福。

专家无需神秘、玄虚了教师的职业幸福,其实,任何行业的人都有职业倦怠或幸福之别。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他职业的幸福感固然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一样,而且都应该从属于人生与生活的幸福。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枯燥乏味、了无趣味,那怎会有什么职业幸福感?他感受最多的也许只有职业带来的身心疾患而已。因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取决于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生与生活幸福,其次才是他的职业生涯中享受到的幸福。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生与生活幸福感如何获得?如题,爱上了才会幸福。爱情、友情、事业、家庭等诸多方面所感受到的幸福莫不如此,无不缘于深深的。热恋中的情人,严寒酷暑中不厌其烦地反复压马路,却依旧感到爱情的喜悦幸福;为朋友的事情不辞辛苦、操劳奔波,甚至两肋插刀亦无憾,是因爱朋友而幸福着;铁人王进喜冒生命之危险跳进油井里制喷,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是他事业的幸福;闷热的厨房里,妻子在临火煮饭,丈夫挥汗弄卫生,都无怨无悔地操劳,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家庭幸福。以上种种幸福,如果不是因为爱上了,则将都是苦楚难耐的事!而没有这些“爱”的人,也许根本无法体会到他们的幸福。所以,爱上生活,爱上生命,你才幸福。

教师职业幸福感又特殊在哪里?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关键取决于自己是否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爱上了就会幸福,不爱就无奈,就倦怠,就痛苦。如此而已。教师理当爱上职业中的哪些方面?其实,就是那些看似俗气、常被人误解甚至为某些人所不齿的“老话”——敬业爱岗,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书育人这个活。我想,缺少了这几方面的爱,鬼才相信你的职业幸福感!鉴于这个想法,我总是希望那些准备入职教育的年轻人反复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爱教师这个职业,爱上了就做教师,不爱趁早别处求职,否则会郁闷一辈子。对于已经在教育上做了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教师,几经努力,多种尝试,就是无法爱上教师这一职业,一直在痛苦中挣扎,那还是赶紧离职另谋他路为好,这对于自己是解脱,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负责。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个爱生活、爱生命的人,然后一定是个爱教师职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爱上”教育这片沃土,然后才会继续深爱下去,并在生命历程和职业生涯中追求不止,乐此不疲,幸福满满。

雨后漫步校园,见草木葱茏,满眼是活泼的绿,让人欣喜于花草的生机活力。犹如园丁的一枚教师,走在校园里的我正享受着居家般的幸福。(程骞)

2015-8-11

互联网+教育≠好教育

“互联网+”热风劲吹,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新时代。这一两年来,很多媒体都展示了“互联网+教育”未来蓬勃发展的生动画面,引发了教育界和舆论的高度关注。

但“互联网+教育”就是“好教育”吗?

直接触发笔者对此冷静思考的是最近的“一师一优课”活动。此活动中,辱蒙重用,笔者被选为评委和小组长。但在评课中,屡屡失望,好课太少。给人普遍感觉是,很多课就是为录课而制作,为晒课而上网,只是应付差事,不自然,不得体,不实用,徒有互联网和“晒课”的形式而无真正的精彩课堂。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较好地教授课堂内容。最近一年来,也观摩了一些“互联网+教育”的其它活动,很多也不尽如人意。发现形式是变了,新了,但所展示的教学思想是旧的,教学效率依然是低的,给人感觉是“新瓶装旧酒”。难道“互联网+教育”就是这样的吗?这与学者的设想以及我个人理解大相径庭。笔者于是深思:互联网+教育≠好教育。

什么是好教育,好教育具备哪些要素?要想有好教育,关键取决于“教育”自身,而不是“互联网”这一工具。犹如是否是美玉,不取决于盛它的盒子一样。好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观念,合乎规律的教书育人理念,最后是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恰当的方式方法选择。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是手段,是工具;“教育”是内容,是目的;“好教育”就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是符合人的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是高效且被学生容易接纳的教育。

互联网是好东西,是好工具,教育从不排斥先进的手段和工具。就如三次工业革命必须依赖科技进步一样,教育也需要依靠先进的载体和媒介。互联网就是当下最先进、最好的媒介。但好教育不是“互联网+教育”的简单组合或者是粗糙、粗浅地结合,而应该是一种有思想、有效率、符合科学与教育规律的高度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的能动性因素,没有优秀教师的参与,仅凭商家一己之力,怕是难以制造出优质的教育产品,换言之,优秀教师是决定 “互联网+教育”质量的关键与核心因素。

所以,我们不要本末倒置。要始终明白:互联网是媒介,是技术;教育才是其内核。切忌得鱼忘筌,为工具而工具,为技术而技术,那就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恰当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去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互联网的职能是为教育的高效、广泛化和个性化的实施服务,她与教育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当然最终的被服务者是学生,学生能否乐于接纳和接受的效果是检验这个“+”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

总之,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改变和超越原先的教学常态,用技术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这不仅能弥补传统教育形式的不足,还可以带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使学习更加有选择性、针对性和效率性。这是“互联网+”的意义之所在,这样的“互联网+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2015520初稿

2015810日删改

即将迎来新生,我们的功课做好了吗

朋友的女儿开学后要上高中了,要我帮忙选个合适的班主任,我们这里这不算违规我自然答应。跟孩子一交流才知这任务不好完成,她要求高着呢。除了看班主任所教学科、带班风格等常规要素外,还要求班主任不能土气,不会骂人,要谈吐不凡,气质高雅,穿着讲究点,最好是“高大上”类型的。乍一听孩子要求很奇葩,但仔细一想人家要求在理。

现在的孩子胆子大,想什么说什么,让人一喜;更可喜的是,如今的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对选择老师有自己的“审美判断”了。但,这对我们老师来说,岂不是很难满足的要求?

看来,要适应学生要求,新时代老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还真得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紧跟时代节拍,顺应时代潮流。因为现在的学生喜欢与崇拜的老师不只是讲得好,做得好;还得会穿,会说,有气质。教师需要传统的实功,还要有点“虚功”;要讲内功,也要有“外功”。其实,虚功不虚,虚功做实就是好教育,“外功”做好更会赢得学生。这虚功、外功自有其育人价值和意义。由朋友女儿的话,笔者得到启发,认为下面两点“外功”至为重要。

其一,衣着上适当讲究,不能不修边幅了。教师的衣着当然要符合身份,要得体,但这不意味着守旧,除了朴素大方,干净整洁,不妨也鲜亮点,有些时尚元素。颜色别总是灰土土的,样式别总那么老旧单一。男教师春秋天穿西装最好系上漂亮的领带,女教师夏天就该穿上漂亮裙子,别总是“一身蓝裹个严”。适当讲究穿着打扮,是美给自己,更是美给学生;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学生。外表美产生的愉悦才会带来内心的愉悦感,这对学生也是一种美育,谁说不是育人呢。与此相关的是教师的发型,首饰等也要适当注意。教师不是时装模特,自然不能时尚到引领潮流地步。但男教师不修边幅,衣服皱巴不整,扣子脱落或系错位而不自知的情况是绝对不好的。教师到底如何穿着合适,与自己年龄、身型等有关,也与学生年龄、地域习俗等等有关,看来也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其二,言谈举止要朝着文明、高雅发展,不要粗鄙俗陋。教师应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时刻注意言行之美。大部分老师言谈举止未必不当,但还达不到雅致美、文明美。少数老师过于不拘小节,蛮不在乎,言谈举止显得大大咧咧,粗粗拉拉,与文明不协调,与高雅不沾边。我们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手一投足,说不定就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尚且言行之美原本就是师表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看到有教师当着学生面吸烟或酒后进教室等现象,甚至偶尔见到某老师板着脚丫子跟学生谈话,如今这些陋习早已见不到,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教师群体形象迈入文明的标志。但,教师一时言行“失态”现象仍然可见,尤其是在生气的时候。教师生气也正常,但得理智,控制好情绪,管控好言行,切忌咬牙切齿、目露冷光,甚至挥舞拳头。这会令教师斯文扫地,颜面尽失,自毁形象。要求教师温文尔雅,友善可亲,但不是道貌岸然,而是通过内修提高综合素养,让自己师德高尚、“师表堂堂”。

做好上面功课,老师可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多阅读多思考。阅读些关于教师仪表、仪容等方面书籍,看看学者关于师表的意见,结合自己实际和学校特点反思自己短长,作出合理调整。当然,阅读不限于此类书,任何有价值的书对素养、气质提升都颇具意义。二是多听听优秀同伴和新生同龄人的意见。在学校同伴中总有些教师仪表、仪容令人惊羡,是学生“偶像”,他们的成功之处值得借鉴;新生未进校但可以通过听取他们同龄人的想法来完善自己形象。另外,学校对未入校的新生可做点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其中包含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期待,及时分析并对教师介绍、培训。

教育无小事,处处有教育,教师的仪表富含育人因素,不可不慎。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应该关注时代,留心生活;爱学习,善吐故纳新;常整师容,重修师德;要做时代的文明使者,善用自身的美去培植学生的美。

2015-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