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在外界的刺激下,胰岛素随分泌囊泡释放至血液中并发挥其生理作用。胰岛素除了参与人体的代谢和控制血糖之外,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在人体内的变化
胰岛素的分泌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基础胰岛素,主要是帮助维持空腹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另一部分则是为了降低餐后血糖、维持餐后血糖正常而分泌的胰岛素,也称为餐时胰岛素。
进餐前,人体内已经有少量的胰岛素被释放入血液中,为消化食物中的糖分做好了准备。当持续进餐以及食物在消化期间,随着糖分的增加,胰岛素分泌也随之升高。期间,血中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在餐后45分钟至1小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到基础水平。
当血管中血糖的浓度增加时,胰脏就会自动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缺乏有效的胰岛素会导致血糖过高,引起糖尿病,反过来讲就是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对人体的作用
胰岛素可以帮助人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身体细胞内产生能量,同时让血管中的血糖维持在适当的浓度,因此胰岛素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胰岛素在整个代谢水平上,可促进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将葡萄糖转入细胞,从而控制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可以通过控制氨基酸的吸收来增强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同时还可以调节多种酶的活性。
胰岛素对于细胞而言,可增强糖原和脂肪酸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细胞将脂肪酸合成为脂肪。除此之外,胰岛素还具有降低蛋白和脂肪、降低葡萄糖的合成、增加氨基酸、钾元素的摄入,以及促进动脉壁肌肉放松,增加血液流速的作用。
对糖尿病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初期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其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衰退,大约只剩下正常人的50%左右,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再以每年4-5%的速度逐年降低。这个过程如果血糖不加以控制,血糖波动过大就会产生许多不可逆的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胰岛素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积极作用。可快速帮助身体内的血糖降低,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越早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但可以减缓仅有的胰岛细胞衰退的速度,还能够维持现阶段胰岛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