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成为中医界中最亮的仔,请先读懂阴阳!

 厚德载物乾 2019-02-27

大家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概念或者观点至今还有点一知半解的呢?

我想大家肯定有!

如果把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按照理解难度排个序,“阴阳”绝对排在榜首~

“阴阳”两个字绝对是全体中医人绕不过去的坎。

因为啥?

因为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重中之重啊!

所以小白今天就怀着无比敬畏的心,小小的给大家说一下这个无比重要但又玄之又玄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对世界上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思考模式,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阐释宇宙间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变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大基石,阴阳学说,至少包含两个重要部分,一个是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另外一个是阴阳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都是动态,不是静止的。

可以这样说,只有知道了阴阳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才能透彻的了解中医对于疾病的诊疗思路与方法。

这段说的不太像人话的文字是不特别难理解?来,我们慢慢往下看:

“阴阳”是啥?咋来的呢?

阴阳不是指某些具体的东西,它的产生,还得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有天便有地,有上便有下,有明便有暗,有热便有寒,阴阳最初便是指这种既对立有相互统一的自然现象。对立,是指他们各自属性相反,而统一,是指他们彼此又有联系,离开热,寒就无所谓寒,离开天,地就不能称作地,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的应用范围得以逐渐扩大,古代哲学家不仅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自然现象,还将其应用到解释社会政治及伦理道德等方面,比如

就好像硬币的两面,又好像人体的背部和腹部,阴阳,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凡是具有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或一事物内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用阴阳来概括。比如空间的上与下、内与外,时间的春夏与秋冬、昼与夜,温度的寒与热,生命物质的气与血等。

阴阳既然可以用来解释万物,中国古代医学自然也在解释范畴以里,被奉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阴阳学说贯穿其理论始终。如“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等。

那阴阳有啥各自的特质没有呢?

当然有啊!而且各自的特质属性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具有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并且二者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阴就是阴的特性,阳就是阳的特性,水火而言,水这种集中了寒、静、暗特质的事物不能成为阳,而火这种相对集中了热、动、明特质的事物不能反称为阴。

“阴”和“阳”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的。

也就是说,他俩都是动态的。

就是因为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才催生出了万物。(没错这就是老祖宗抠破脑壳想出阴阳学说的终极奥义!

阴和阳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这就分几个方面了,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事物和现象属性正好相反,我们来看看古代中医是如何将阴阳对立应用于阐释人的生命活动的:

《黄帝内经》有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又云“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人体旺盛生长的动力属阳,它看不见摸不着,而有形可察的精、血、津液属阴,如果按照人的形体划分阴阳则: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如果按照脏腑来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所有具有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物质及功能属阳,具有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物质和功能属阴。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阴阳虽然截然相反,但是是一家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好像咱们的手心和手背,两面均是统一于一个手掌,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阴阳互根用于人体生理活动上可概括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精主内,阳气主外;阴精为阳气固守提供物质基础,阳气为阴精生成给予功能保证,阴阳和谐,则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阴阳消长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彼此相互制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互为消长的变化。阴阳双方你进我就退,你强我就弱。阴阳消长应用到人体生理活动中有很多例子。

比如“阳胜则阴病”:“阳胜”,也可理解为“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的特点为热、动、燥,所以阳盛在产生热性病变的同时,也以及燥、动为临床表现,患者即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故曰:“阳胜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胜则阴病”。

而“阴胜则阳病”也是同理:“阴胜”,也可理解为“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的病理变化。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盛产生的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所以说:“阴胜则寒”。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会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这种阳气偏衰的表现是由于阴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称“阴胜则阳病”。

阴阳消长还体现在阴阳双方同进同退,同强同弱。比如人在饥饿(阴精不足)时会出现气力不足,浑身无力(阳气不足)的状态,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此时精气两虚,属阳随阴消;而如果现在吃点东西,人在吃饱的状态(阴精足)会产生能量,增加气力(阳气足),阴精充足以化阳气,此时精气充盈,属阳随阴长。

阴阳转化

就是说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种条件一般都是一方已经到达了极限,有点“物极必反”的意思,而在人的生理活动中,最能突出表现阴阳转化的便是疾病寒证和热证的相互转化。如急性热病中,患者出现高热、面红、咳喘、烦热、脉数等实热性症状,属阳证;如果不加救治,邪热极盛,就像持续不停沸腾的水一样,到最后锅子“烧干”,就像人在热极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虚寒性表现,这就属于阴证。热证就在自己到达顶端了之后转化成了阴证。

阴阳学说融入到中医学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并流传千年,我辈中医药人要将阴阳学说好好重视起来,希望小白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帮助,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吧~

1

END

1

参考文献:

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