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肝炎肝实质超声高回声表现误诊为肝硬化一例报告

 卧守净土 2019-02-27

陈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工作秘书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肝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肝衰竭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协会医疗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卫生百名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2015年度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

病例摘要

患者,男,20岁,以“HBsAg阳性20年,乏力、肝区不适15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有乙肝家族史,母亲HBsAg阳性。患者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一直正常。10年前开始口服大量中药汤药治疗(具体不详),间断服用2年后停药。后未再系统诊治。15天前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肝区不适,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来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示肝内弥漫性粗颗粒状强回声光团,肝表面尚光滑,门脾静脉不宽,脾厚3.8cm,诊为“肝硬化”,收入院诊治。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阳性,蜘蛛痣阴性,心、肺检查(-)。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第一次查房

住院医师

患者是母婴垂直传播,乙肝病史20年。肝功能一直正常。曾服用大量中药治疗。本次发病感乏力、肝区不适,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尿黄及眼黄等表现。查体肝掌阳性,余无特殊阳性体征。超声提示肝硬化。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失代偿肝硬化的表现,仅超声诊为肝硬化,诊断需要进一步明确。

主治医师

患者仅超声诊断为肝硬化,需进一步查肝功能,了解白蛋白、胆碱酯酶等肝脏合成功能,ALT/AST及白蛋白/球蛋白有无倒置;查血常规了解有无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表现;查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无降低;查血清纤维化四项。

副主任医师

患者超声学表现较特殊,仅表现为肝内弥漫性粗颗粒状强回声光团,符合肝硬化声像学表现,但肝脏表面光滑,没有不平或波浪状或锯齿样表现,门、脾静脉不宽,脾不大,仅依据回声诊断肝硬化过于牵强,需明确肝内回声增强的原因。可进一步行CT检查了解肝脏形态学变化。

主任医师

同意以上意见,患者肝硬化诊断证据不足,应尽快完善各项检查,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第二次查房

住院医师

患者入院后经保肝对症治疗后,乏力、肝区不适症状明显好转。入院后化验肝功能:ALT 32U/L, AST 29U/L,ALB 39g/L,GLB 35g/L,TBIL 23.1μmol/L,GGT 50U/L,ALP 78U/L,CHE 6734U/L;PTA 90%;WBC 4.6×10^9/L,HB 140g/L,PLT 168×10^9/L。HBV DNA为3.2×10^7copies/ml。血清纤维化四项包括透明质酸、IV型胶原、II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层粘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肝脏CT扫描示:肝边缘、肝脏形态均无异常表现。

主治医师

患者CT、肝功能、血清纤维化四项、凝血功能等均不支持肝硬化临床表现,无脾功能亢进,与肝脏超声回声表现不一致,需要找出肝脏回声增强的原因。

副主任医师

综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患者肝硬化的可能性较小。患者肝内颗粒样高回声光团有可能是钙化灶或是异常物质沉积所致,可行肝穿刺活检。

主任医师

超声诊断肝硬化应综合多项指标,如肝脏形态、大小、肝脏表面、肝实质回声、肝角圆钝程度、肝静脉有无缩窄、变细、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等来综合判断,单凭一项指标判断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该患者肝脏回声声像图表现出颗粒样高回声光团,全肝弥漫性分布,与典型肝硬化的网格状或小结节状回声图仍有细微差别,而且患者高回声光团似沿小血管壁分布,与门静脉的细小分支或小胆管分支的走行相一致。患者曾长期服用大量中药,虽具体药物不详,但不排除长期应用造成肝脏受损、遗留陈旧性损害的表现,应尽快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诊疗结局及随访

肝组织病理结果:G1S1,肝小叶内无明显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少量肝细胞水样变性,汇管区轻度扩大。各汇管区均可见大量小胆管增生,无明显淤胆。患者肝实质高回声反射光团可能与大量小胆管增生有关。继续随访2年,肝脏超声回声同前,无明显变化,肝功能基本正常,未出现肝硬化临床表现。

经验总结

超声诊断肝硬化应综合肝脏形态、大小、肝脏表面、肝实质回声、肝角圆钝程度、肝静脉有无缩窄、变细及门静脉、脾静脉宽度等多项指标,而且要结合体征和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纤维化指标、CT、胃镜等检查来综合判断。单凭一项超声学指标不要轻易诊断肝硬化,超声检查无肝硬化表现时也不要轻易否定肝硬化。有些代偿期肝硬化超声可无异常表现,另外,如有脂肪肝时也会影响肝脏超声回声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