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2018年12月22日 广州三元里固生堂门诊
病史简要
近两个月经常感冒发烧,上一次痰多难咯,这一次发热痰不多难咯;食欲旺盛,容易食积,大便日1行,不干不稀,小便时尿急,无尿频,夜尿0次;睡眠中常磨牙蹬被。昨日发烧体温38.8℃
查体
脉浮细弱,舌红嫩苔黄腻质薄水润,下睑淡白边暗红,面色萎黄,目下紫暗,鼻柱青筋,腹按薄拘,下肢中度甲错,血络,手心微温,手指微冷潮湿,耳廓凉,额头热。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中风轻证,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水饮
阳明里热,里结,外热,外燥
处方
1.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碎,棉裹) 半夏半升(洗) 人参二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2.肘后石膏甘草散
甘草二两 石膏二两 酸浆水一升
复诊医案
时间
2019年1月21日 广州三元里固生堂门诊
服药后症状
一剂药后即已经退烧 ,后续亦未反复,睡眠和胃纳均有改善,淋巴结缩小。嘴唇上暗色区域药后颜色变浅变红。
刻下
不怕风,不怕冷,不怕热,出汗不多,无食汗,无盗汗,汗后不凉,无头晕头痛,无心慌胸闷,足凉,无耳鸣,无鼻塞流鼻涕,口不干不苦,饮一般,饮温,纳可,无腹胀腹痛,服药后打嗝次数变少,腹部不发凉,无肠鸣,大便日1-2行,不干不稀,排解顺畅,小便无尿频尿急,不灼热,夜尿0次。眠可有梦,偶尔有梦话。
查体·
脉浮细弦,舌红嫩质薄苔黄腻水润,口唇干燥微肿,一诊唇色黑,用药后颜色转红,下肢中度甲错,鱼鳞纹,轻度血络,面色萎黄,手潮微凉,淋巴结缩小。
表束,表寒轻证,中风轻证,伤营轻证
太阴伤血,血少,里虚轻证,水饮轻证
阳明里结,外燥,外热轻证
1.半量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
2.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三升 当归三两 酸浆水一升
3.肘后石膏甘草散
4.甘草二两 石膏二两 酸浆水一升
分析
请问许师,这个患者我想开白虎汤,可以吗?
白虎汤在辛寒法的方向上是对的,但是对于这个患者的津虚层面照顾不足。竹叶石膏汤的组成就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去知母加上竹叶,人参,半夏,麦冬。这个患者表上有伤营的层面,津血不能濡养,出现下肢的干燥,睡眠的不安和;四证中属于火证,兼有血病水病表病,火证兼有伤血,所以排除了单纯的苦寒法;里虚是以血少为主,津血不足,所以排除了咸寒法;患者出现了食欲旺盛,里热消食,并且里热熏蒸到表,产生外热,所以用辛寒法。
这个患者一诊时水证时非常明显的,小便不利,痰多难咯为所急所苦,这个层面时火证兼了淡饮,淡饮和火证夹杂;同时胃津亏虚,淡饮就是从这里产生的,竹叶石膏汤,用大量辛寒的石膏解外,同时人参甘草麦冬这些药濡养津血,半夏除水,它是一张表里兼顾,固护津血,濡养胃气而制化淡饮的方子。
请问许师,第二张处方肘后石膏甘草散可不可以换成白虎汤?
经过竹叶石膏汤的治疗,患者的表邪得以发散,津血得以充实,胃气得以濡养,解决了患者的所急所苦,但是患者是火证兼又伤血,不适合苦寒燥伤津血,白虎汤中虽然有粳米,甘草可以顾护津液,但是六两知母量大且又是苦寒药,知母在《本经》中记载“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不利于患者的津血亏虚的状态,而肘后石膏甘草散中,一升的酸浆水是以濡养津血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泄越废水,是不是更合适?
老师老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竹叶石膏汤和肘后石膏甘草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人参,半夏,麦冬而成,它的功效是表里兼顾,固护津血,濡养胃气而制化淡饮,用于表上有邪气困束,里有火热实证兼有津虚淡饮。肘后石膏甘草散是二两石膏,二两甘草,一升酸浆水,酸浆水可以生津除水除烦,它的药势是滋津养胃,清热除烦,宣散透表,肘后石膏甘草散的方势解肌发汗,补虚生津,润降除烦,泄越除水,适合于水火夹杂而需要解表的时候,或者水火夹杂而胃津亏虚的时候。
谢谢老师详细的讲解,让我对辛寒法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今日所获
竹叶石膏汤,立足于火证,火热灼伤津血,所以需要用大量石膏佐以养津补虚的药,达到一个清热解表,濡养津血的效果;肘后石膏甘草散,立足于津虚水热,所以用石膏配酸浆水,达到一个补津清热,宣散表邪,泻越水热的功效。
整理:许家俊
编辑:颜国进
医生介绍
快速加星标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谦川的文章入口?按照下面的步骤就能找到!
这
个
平
台
写留言
来自: 山东中医竹林 > 《佛天海心》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43.竹叶石膏汤
43.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是治疗肺胃气阴两伤,余热未尽的一张补而兼清的方子。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该方用...
伤寒论学习笔记36
伤寒论学习笔记36一、霍乱亡阳脱液的证治。问:老师,请问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差不多,半夏泻心汤多了补中的大枣、甘草,但黄连是一两,那半夏泻心汤也能治寒格的急症?答:寒格的人...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三才解析法阳性药:半夏平性药:甘草 粳米阴性药:竹叶 石膏 麦冬 人参 四象解析法君:石膏16(凉,酸)臣:竹叶2(凉,苦) 麦冬6(...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清代医家张璐认为,麦门冬汤系竹叶石膏汤加减变化而来,其谓:“此(指麦门冬汤主治证候)胃之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候。凡肺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
竹叶石膏汤合小柴胡汤 治疗肿瘤重症高热不退案
竹叶石膏汤合小柴胡汤 治疗肿瘤重症高热不退案。方药:竹叶石膏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党参50g 柴胡20g 淡竹叶20g 石膏20g.党参60g 柴胡30g ...
竹皮大丸竹叶石膏汤竹叶汤
竹皮大丸竹叶石膏汤竹叶汤 竹皮大丸生竹茹 三钱 生石膏 三钱 桂枝 二钱 白薇 一钱 炙甘草 二钱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者。桂枝宣畅胃气,监制竹茹、石膏寒凉伤胃白薇清胃热而降浊气大枣益气,顾护胃...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白虎汤类方概述
白虎汤类,包括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三方。白虎汤若加人参,则叫白虎加人参汤,是治疗阳明热盛而气阴两伤之证。至于竹叶石...
清热剂‖清气分热剂、清营凉血剂
清热剂‖清气分热剂、清营凉血剂。白虎汤用石膏煨,知母甘草粳米陪。功用:清热生津。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君药:石膏(七版: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组成:石膏、粳米、炙...
刘含堂经方治验——竹叶石膏汤治疗感冒愈后复发热不退
拟竹叶石膏汤,处方: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麦冬2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粳米30克。用竹叶石膏汤,以竹叶、石膏清胃除烦,麦冬生津滋液,党参益气,半夏降逆止呕,伍以甘草、...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