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发现光疗抗抑郁的神经通路新机制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28

阅读全文,了解更多

光在情感行为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光线确实可以影响情绪,甚至还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解药”。在电影或电视中我们看到光线强弱能够微妙改变人的情绪。降低光线能表示许多负面情绪,从恐惧到悲伤等。滤镜产生的不同灯光颜色也能产生特定情绪,较亮的光滤镜代表的是更乐观情绪,但深色滤镜则给人抑郁的感觉。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不仅是季节性抑郁患者,光疗对重度抑郁、产前产后抑郁等非季节性抑郁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光如何调节情绪呢?近日,来自暨南大学的研究者在小鼠脑内找到了一条从视网膜到大脑外侧缰核的神经通路,这一发现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光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已于2月19日发表于《神经元》。

发表在《神经元》上的文章显示:

与哈伯纳有关的视觉回路是光疗法抗抑郁作用的基础。

图自:sciencedirect.com

在这里,研究法发现:光通过连接视网膜和侧Habenula的双突触回路影响抑郁样行为。具体来说,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M4型黑素蛋白在丘脑腹侧膝曲核和连体小叶调节GABA神经元,进而抑制LHB中的camkiiα神经元。连体小叶投射RGC的特异性激活、LHB投射连体小叶神经元的激活或者突触后LHB神经元的抑制足以减少长期暴露于厌恶性刺激或慢性社会挫败压力下引起的抑郁样行为。此外,我们证明光治疗的抗抑郁作用需要激活视网膜连体小叶 LHB通路。这些结果揭示了一种调节抑郁样行为的专用视网膜连体小叶LHB电路,并为轻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机械解释。这一研究有望为光疗策略的优化及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目前,抗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心理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疗和电痉挛治疗等,但当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光疗作为物理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能缓解不同类型的抑郁症状。

 研究在小鼠中发现的一条神经通路,很可能在包括猴子和人在内的多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改变光的强度、亮度和颜色等参数,设计出效果更好的光疗方式。

图自:sciencedirect.com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抑郁病人常常有消极悲观念头,重者轻生厌世,家人应严加防范。

科研的路很长,让威小腾来陪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