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意象的疏密美

 君月之家 2019-02-28

古典诗词意象的疏密美

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是一种充满审美意蕴的境界。诗词的疏密,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等意象的密度。

一、疏:粗笔勾勒

诗词中,意象密度小者为疏,其以简洁传神,利于写大景。诗词风格豪放的,一般意象较疏。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意象比较少,给人一种鲜明而又疏朗的感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二、密:工笔细描

诗词中,意象密度大者为密,其目的在于铺写渲染,利于写小景。诗词风格婉约的,一般意象较密。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各有三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只把六个词语连缀成句,意象密度高却干净利落。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行图景:乡村旅店旁鸡鸣声声,天上残月如钩;石板桥上秋霜浓重,行人足迹清晰可见。句中没有一个字是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辛苦、心境的寂寥皆浸透在这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感动。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

三、疏密相间:让诗意富有张力

诗词中意象“密”,会产生紧促感,而“疏”容易产生弛缓感和开朗感,一密一疏之间,能给读者带来心理的愉悦。很多优秀的作品中, 作者往往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构成诗歌意境。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共六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每句只有一个意象,意象稀少而显得意境疏阔,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把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广阔的背景中,相互掩映,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