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入门十八讲(13)徐宜恭/作

 天高云淡zcg 2018-06-25

第十三讲 追求意境

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反复地讲到“境界”,说有“境界”的诗词才是好诗词。其实他讲的“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地结合。用通俗的话来说:“意”就是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作者在对现实生活经过深入观察、体验,并通过联想、幻想,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客观景物高度与交融,“意”与“境”二者已很难分开,于是: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借境达理,创造出不同于生活原型而又神形兼备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这样的艺术境界,往往达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王国维语),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就是诗词创作所要追求的“意境”,也是评论诗词艺术高下的主要标尺之一。

说到意境,我们还要讲到与之相近的“意象”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意象”?“意象”一辞最早出于《周易》提出的“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说用客观的“象”来尽情表达内心的“意”,也就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契合的心象。

“意境”与“意象”都是以“意”为前提,都是诗人在“意”的统辖下,呈现的客观主体化的形态。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意象是意境的元件,意境是意象的有机组合。它们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有的诗,它的“意境”由多种“意象”构成,有的诗,一种“意象”便成为“意境”。例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青翠,秋山日潺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蟑……”构成此诗意境的物象是多元的,山、水、落日、孤烟、鸣蟑有层次地展开,每一种物象,都以安适闲逸的感情色彩,经过诗人的匠心组合,呈现出一个闲逸旷达的整体境界。有的诗,通篇只有一个可感的物象。如李白写了不少月亮的诗,主体之象就是月亮,不管“山月随人归”的月或“对影成三人”的月,组成意境的意象有一个——月亮。这就是说:任何一首诗,不管它有多少意象迭加,或是一种意象独出,诗人所欲表达的意境只有一个。多种意象成境,体现出“意象”是构成诗的意境的元件;但任何一个意象都不能等同于意境,即便是一象成境,也不能说此象即此境。“象”只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或对应物。

二、诗词的意境例举:这里,生活诗、政治诗、爱情诗、哲理诗各举一端:

[例一] 温庭筠《商山早行》第二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是表现诗人远离故乡,破晓早行的那种旅途辛苦,心境凄清的羁旅愁思。诗中只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意象)巧妙地组成深秋凌晨,村野小店霜华满地,人迹罕到的早行景色,没有一个字提到道路辛苦、行人狐独,但是通过诗的画面,字字都透出了诗人当时当地的心境和感情,使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引起共鸣。反过来,诗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鸡声、茅店、月……因为它已渗透了作者的感情和心境,二者互相融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意境。

[例二]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古绝看去是咏景诗,寒江、飞雪、孤舟、独钓,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是蕴寓着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作者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远谪,这个画面正表明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斗志。初读时也许觉得这是一幅平淡的山水画,但是愈仔细体味,愈觉得意味隽永,意境深远。读这首诗,我们还会联想到陈毅元帅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是反对前苏联某些领导人掀起反华浪潮的,与上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三]李商隐 《无题》第二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沮始干。

这首诗是表达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爱意和愿为思念的人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思想感情。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个爱呀,悲伤呀,奉献呀这些字眼,而是写到蚕吐丝(思)到死、烛燃尽成灰的生动形象来表达爱情的真挚和永恒。使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

[例四]朱熹(宋)《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写读书时对书中阐发的道理有所顿悟的欢悦心情。半亩方塘,是用来比喻寸心、心田,一鉴就是一镜,是说心镜豁然开朗。“开”就是如镜子脱去了镜袱、顿悟,读懂了。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天、云表示书理,这样深博的书理都在我心田(脑海)中徘徊。第三、四句:问渠那得深如许,为什么能照天光云影啊?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来,才能如此澄澈。源头活水在朱熹来说,应该是儒家圣贤之说。但是这句话带着普遍意义。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把源头活水赋予别的内涵。朱熹用这首小诗反映了一个普遍哲理,它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用方塘、玉鉴、天光云影、源头、活水这些活生生的客观形象,借境达理,寓理于境,深入浅出,活泼自然,这又是另一种意境。

因此,我们初学诗的人应当注意:①思想感情不要赤裸裸地表露出来,而是要寄寓在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里;②描写景物决不是简单地拍照,要把感情融进去,不含感情的景物要少写。

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这是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

他说的“无我之境”,是指比较客观地描写景物,把“我“的感情隐蔽起来,只是渲染某种气氛,或者营造某种对比,从而达到“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如陶渊明的名诗《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能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只写在东篱赏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气象和飞鸟结伴回来,像是纯田园风光描写,实际上这里头还是有“我”的。他触景生情,吟咏的正是他归隐田园怡然自得的心境。再深一层看,又何尝不是寄寓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内心的感伤?另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写得更隐蔽了。这四句诗,好像是四幅不相关联的图画,看不出诗人的寓意。但有人分析,诗人处在安史之乱的时代,忧国忧民,做诗总是寄托自己情怀的,因此,仔细推敲此诗,是以欢乐反衬自己的哀愁,前两句写鸟得意而人独忧,人不如鹂鹭;后两句写自己久困积雪的峨眉山下,不能乘万里之船回归洛阳。这就是叶燮讲的:“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诗的“意境”着重在写境,意要让读者去联想,思想感情隐蔽较深,叫做“以境胜”。

所谓“有我之境”,则是侧重于诗人激情的倾泻,把激情加到景物上。高兴时笔下一切景物都在高兴;悲伤时笔下一切景物都在悲伤。即所谓“物皆著我色彩”,这是缘情造境,或曰“以意胜”、“情为主,景为从”。毛泽东词《蝶恋花》就是一例。这首词里杨花、柳絮、长空等自然景物,吴刚、嫦娥等神话人物,都涂抹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现诗人的激情服务,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