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

 风林火山0rvwoo 2019-02-28

在家庭的道场实现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在此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

       导读

       时隔很久,我们继杜维明、郭齐勇二先生为唐君毅母亲《思复堂遗诗》作的序言之后,继续推出它的姊妹篇: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张祥龙先生的《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思复堂遗诗读感》一文。张先生近年来从现象学角度阐释儒家家庭伦理,尤其用现象学的内时间意识来解释儒家的亲子之爱,用原发原初的意识结构阐释亲子之爱的本源性与自然性,从而为儒家孝悌敦睦的家庭之道注入了活泼泼的生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视角。这篇洋溢着天真生机的灵动文字,拥有散文诗般的含蓄蕴藉之美与哲理般启发的深邃洞见。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丧文化大行其道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如何更好的安顿身心与协调天地群己,《思复堂遗诗》不啻为一剂温厚的良药,给我们浮躁的心灵带来一丝温润与真纯。

唐君毅全家福:上排左为唐君毅母亲陈卓仙,右为其父唐迪风,下排右一为唐君毅

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

      友人转来陈卓仙前辈的《思复堂遗诗》,实际上是经秦燕春博士笺注的新本子,奉读再三而深有感触。海德格尔引述荷尔德林《面包与酒》中的诗句,向我们这样发问:“在此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陈卓仙之为诗、为人、为家透露给我们,即便在现代性运动造就的这么一个极度贫乏的时代,诗人、这里特别指女诗人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哪怕是以边缘的、居家的和悲怆的方式。

       陈卓仙的作品是家化的诗词。虽然其中也颇不缺少唱颂自然和感受天道的佳句,但其诗思的蕴发结构是家庭化的。西方人往往视诗人为离弃家庭的孤独个体,歌唱爱情、自然和战争,而家庭则是爱情的坟墓、自然的消泯处和战争的逃避者,何诗意之有?中国古代诗歌没有《伊利亚特》、《雅歌》、《神曲》和《浮士德》,却有《离骚》、《胡笳十八拍》、《木兰辞》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诗经》开始,中国人就发现亲情和家可以是诗意的。从《关雎》到《桃夭》,从《凯风》到《采薇》,都在颂家思家。而陈诗的大结构,如五卷的划分,按照其长子唐君毅先生的编排,全是依家庭和亲人的生命时间和内在关联而定。

      这还只是形式,其内容和传神处皆来自诗人与丈夫唐迪风和子女及孙辈的亲情时化。第一卷想家,“年年愁作客,夜夜梦归家”(《九秋》);怀念殇折的女儿;乃至夫妻唱和,描述贫困中的和乐持家:“自磨麦面和麸食,清煮鲜蔬入碗香。儿女苦饥甘饮粥,舟航望断梦还乡。松扉静掩天寥廓,时有书声出院墙。”(《幽居》)第二卷哀悼英年逝世的夫君,精诚戾天,诗情宛转,极为感人,“念君嗜苦笋,黾勉为君烹。清香忆食性,清苦想生平。君魂兮何所,其堕余中诚。至诚兮格天,胡言之靡灵。”“携稚来故乡,望门思凄湎。踯躅不忍入,遥见容光辉。相趋迎以近,手抚摩娇儿。惊呼哭向父,如何久不归?骤忆往昔情,顿感中心悲。”(《五月十日周年致祭》)以下诸卷的意境,是家国世界一体,天道人事感通;究其根底,却总是亲其亲而仁民而爱物,道其道即子孙即黎民。抒抗战精忠,“一腔热血浇云液,万里秋风正夕阳”,却紧接以“稚子不知家国恨,东篱笑插满头黄”(《步心孚四兄秋江晚眺原韵》),实因这精忠里原就有“稚子”之“不知”。至于“一息尚存通宇宙,百年有役警愚痴。闲谈亲戚之情话,稚子嗤婆不识诗。”(《卧病示诸儿》)亦是如此:老年阿婆(诗人)的思绪“通宇宙”,在孩子面前却是“不识时”的。幼子唐君实(慈幼)因“历史问题”被“劳动教养”,诗人母亲写下《示诸儿》:“鱼跃渊中,鸢戾天空。泰山之石,南山之松。居则谨慎,行则从容。名汝慈幼,偃草德风。以此示汝,君实斯从。”因为有母爱,儒家义理就依然活在政治夹缝之中。诗人于1964年、几乎就是风暴前夕辞世,亲人们的悲痛发于至诚(见相关笺注),而有心人则必会称其远逝“得其时哉!”



《思复堂遗诗》为何受国学大家如此重视?


《思复堂遗诗》分五卷,第一卷为陈卓仙44岁前所作诗。此时她与唐迪风客居成都以及川北、江南各地,中间一度还乡。诗作的主题集中于对异乡景物的兴感以及对兄弟姐妹的怀念,也不乏对世事时局的观察与记录。第二卷为唐迪风逝世周年后哀悼亡夫之作;第三卷为与子女共居成都时记录生活情景篇什,此时的陈卓仙悲怀渐减,加之又逢抗战军兴,其诗作多有超越家居生活而关注更广大世界的篇章;第四卷为抗战胜利后,与女儿至中居灵岩山及江南无锡所作。此时唐家子女渐有家室,陈卓仙的诗作中,尤多谆谆诲勉之辞。第五卷为1949年后,陈卓仙往来于天各一方的子女家庭间隙所作之诗。1950年,在香港任教的唐君毅与妻子谢挺光在罗湖桥辞别母亲,从此竟人天永隔。

 女诗人陈卓仙手稿

        作为诗人的陈卓仙,不是一个体化之人,而是女儿、妻子、母亲、家妇、教师、祖母和道友,但她又绝不缺少独对存在的心灵感受:“月明千里澹秋心,闲对阑干学苦吟。病到久时思药误,道临高处觉魔深。散财毕竟全天性,瓦缶由来混好音。一任浮云幻今古,太空群籁自沉沉。”(《述怀》)其中颇有庄子“齐物”之“游”意,还依稀可闻佛家禅韵之遗音。欧阳竟无说她“至性过人”(《导读》),可理解为他的性情与家人的情性充分打通,延及乡人、国人,因而随机发动,真率无伪。她与唐迪风成婚,并非“自由恋爱”,而是由父母——世上最爱你知你之人——安排,但却是充溢着纯真爱情、亦师亦友、终生携手、感发子孙的美满结合,可见古代婚姻完全可能实现“先结婚,后恋爱”。在陈卓仙这里,夫妇亲爱与亲子之爱交融,更是在构造一种长久的“诗意栖居”(荷尔德林语),不然何有如此之多、之美的家中亲爱诗句从诗人笔下流出?女诗人孝顺父姑,悌友姐妹(《忆亡姊》),慈爱子孙,爱国悯民;为寻求至道,她徜徉于佛、道,但到底还是最为认同儒家(《遣悲怀》)。我读至此处,如阅《春秋公羊传》至“西狩获麟”,亦悲亦乐,万感交集!诗集取名“思复堂”,良有以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儒之根本就在于复,子孙是父母祖先之复,致良知是本性之复,而民族复兴离了此天地心之复,又何复之有?一句话,复之时义、诗义大矣哉!

        陈卓仙之诗,如《笺注》所及,有“陶之意境,杜之性情”,而其要害,就在于全无杜撰,只抒真情之显露几微,所以“如奇花初胎,如源泉活活”(《赠程行敬》),带着原初现象的明见性,情境时机的露水风光。如怀念夭折的女儿,写小姑娘生前之天真:“哥姊住学堂,回家日甚少。每计星期日,独往门前眺。双双挟策归,远迎相亲笑。欣然奔告母,哥姊回来了。”她忽然患病,“末期汝姊回,儿病已颠倒。……儿见姊姊来,回头见微瞟。”(《哭三女德儿》)如此可爱若怜的孩子,骤然离去,让人感到的不止是美好生命的脆弱,还有至爱亲情的幻中逼真。又写四岁女儿季恂的活泼敏感:“跳跃至窗前,欢言捉月亮。掬之不盈手,才知在天上。”(《恂儿游戏记实》)可见母亲与孩子之间或广而言之亲子之间,原本的生命关联就是诗性的,只要如实写下,或让它缘笔自出,就是美丽的诗歌。“嬉游少侣伴,尝弄水为乐。泡皱指头皮,惊呼手在哭。”(同上)

       诗人自述日常生活:“供奉才完儿睡稳,布衣浣濯燦明霞。闲来展读象山集,默默无言解得耶。“(《卧病示诸儿》)我初到美国留学时,曾由同学带入教堂,受赠一本小书,乃一虔诚农妇自写她在乡间的四季生活,宁静纯朴,却诗意和神意盎然,至今难忘。由此得知,没有机心和暴力的自然生活本身,就是美和真的。没有什么会比它更高级。作为家庭主妇化的诗人,她照顾关爱子女,洗衣做饭维持一家生活,本身就是宁静致远的、诗意的和哲理悠然的,所以她在家务之余,“默默无言”地展读心学大师陆象山的集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点也不突兀,就是她生命本身的内在关联,一气呵成。

        “小溪狂吼学新潮,雨助泉声墓复朝。为叹烟云太多事,天风吹日霁寒霄。”(《寄季弟綦江》)此诗中的“新潮”,是暗指新文化运动的新潮吗?有可能。但无论如何,诗人至二十年代初,已经自觉地认同儒家,是肯定的。有人可能会置疑:她认同儒家并非出于自己的独立选择,而只是受丈夫的影响,如何谈得上“自觉”呢?这话或许有一小部分是对的,即她是与丈夫一起,在举世非儒的新潮中,真诚无悔地选择了儒家。(见《导读》中所引唐君毅《孟子大义重刊记及先父行述》等材料)但另一部分是错的,因为诗人不只是被动地受丈夫影响,而是在与丈夫、婆婆和子女们虽然时时贫困但美好欢乐的共同家庭生活中,一致认同儒家“亲亲而仁而爱”的真理,共同抵制那诬陷中国家庭为“万恶之源”的新潮(傅斯年:《万恶之源》,载于《新潮》第一期)。这种认同是如此地深透入髓,以至于诗人在政治上超出了左右。她保护受到左潮迫害的孩子,但却因认同故国文化而主动放弃在殖民地香港居住的机会(参《笺注》对诗人客居香港几首诗的注解),最终在大陆去世,无怨无悔。说到底,诗人却有她自己的家国天下的终极追求,走在时代之前。“夜静万缘空,如游缥缈中。飞鸿翔海外,留迹遍江东。七十心犹壮,孤行道未穷。旧年今夜尽,明日又春风。”(《乙未除夕》)

        至此,面对荷尔德林“……诗人何为?”的问题,我们就有了更深的感受。真正的诗人,相对于时代的贫乏,她是孤独的,但出于天地之间的家屋与家园里,她又是可为的。海德格尔认为“诗”与“思”是内在沟通的,而陈卓仙之诗,因为有人间家庭的血脉流淌其中,它们悲喜交集、或显或隐地构造着的思,是“道”,虽似“孤行”,却定将为世上的君子仁者所乐道。就是因为相信有这道,我们才会在《思复堂遗诗》的吟诵声中向天发问:何时二十世纪的旧年真的夜尽,而“仁者人也”的诗性春风真的要再度来临?

 



在《思复堂遗诗》编后记中,唐君毅写了这样的话:“吾稍知学问,初皆由吾父母之教。顾吾为学,偏向知解。及今年已垂老,方渐知诗礼乐之教,为教之至极;亦不敢于慈亲之作,妄作评论。唯当今之世,人伦道丧,本温柔敦厚之旨以为诗者,盖不多见。则吾母之遗诗,亦当为关心世教之大雅君子所不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