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柑茶

 思明居士 2019-02-28

作为再加工茶的小青柑茶,集合普洱茶的甘醇和小青柑的果香,近几年在茶界大火,很多茶友都喜欢在日常冲泡或烹煮。但是,很多朋友初步接触小青柑都不清楚该怎样分辨小青柑茶品质的好坏。老杨将鉴别小青柑品质总结如下:

一、口感判断标准

好的小青柑要具备香气正、味醇厚、入口甜滑的口感特点。好的小青柑茶香气要求果香与茶香相融合,协调统一。香气果香不压茶香,茶香不夺果香。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苦涩均衡,不能有过強的青柑生果的辛辣味、苦涩味,茶中不能有堆味、湿仓味、酸腐味。口感纯正饱满,香气纯正。果香茶香交融。回甘好,生津快,入口顺滑,水路宽。好的小青柑茶饮用后,在口腔中还会有清爽感。

二、原料标准

好的小青柑茶要求柑的产地正宗,必须是广东新会的柑。小青柑内的茶一定是高品质的云南普洱茶。柑正宗才能具有浓郁的果香和苦涩均衡的口感。纯正的云南普洱茶尤其是优质熟茶才能给小青柑带来茶香、醇厚、顺滑、甘甜的口感。好柑、好茶才能制出好的小青柑茶。

三、工艺标准

制作工艺是小青柑茶口感的保证。小青柑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普洱茶包入小青柑的皮中,干燥就可以的了。小青柑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洗柑-去肉-晾干-生晒(内干)-入茶-晒干。

小青柑的选料是非常讲究的,小青柑用的是每年7月份"未成年"的新会柑,小青柑芳香油含量比大红柑要高,柑味强烈。制作小青柑的柑果大小、重量有其严格的标准,果粒直径达到4.5~5cm、果实达到50-60克左右达到采摘要求,太大或过小都不适宜制作小青柑。皮与装茶比例不恰当,造成口感差异明显。

小青柑工艺种类的区别主要出现在干燥环节,干燥方式的不同使之形成了不同的风味与口感。通常根据干燥方式不同可分为纯生晒、高温烘焙、低温烘焙和半生晒几种。生晒,即纯用日光晒干,需要时间比较长,香气沉实、口感甜润生津,回甘好。生晒被认为制成初期果香味和茶味融合度略低,存放一段时间后更易达到理想口感。高温烘焙,采用70-80℃左右的温度,将小青柑烘焙至干燥,这一工艺用时较短,做好就能喝,口感柑味十足,但果皮焦油含量比较高,茶叶与柑皮相融合的程度也比较低。后期存放变化很小,但价格较低。低温烘焙,采用45℃左右的温度,将小青柑烘焙至干燥。时间和成本虽有提高,但比起高温烘焙工艺来说,口感更好,提香适当,兼以保持了活性,为后期转化保留了空间。半生晒,就通过日晒和低温烘焙结合形成的工艺,根据细节掌握不同,制作而成的口感也不同。

四、陈年小青柑口感更佳

小青柑与普洱茶具有相似的可陈化特性。在良好的保存条件下,一定年限内具有越陈越香、越陈越醇的特性。保存良好的陈年小青柑具有更高的品饮价值。

   

正品小青柑包装完整,无霉斑。柑皮色泽统一且不过深,冲泡后的茶汤清亮透明,无沉底。

然而市面上不乏伪劣小青柑,(个别商家通常会用外地柑假冒新会柑制成成品上市销售)伪原料、以次充好、低价占市场,口感无柑果清香,有异味,外形颜色泛黄,填充的茶料低劣。所以消费者练就一双慧眼是必须的。

你可能喝到了假小青柑。伪劣小青柑原形毕露!

外观对比:正宗新会小青柑与市面上廉价小青柑

1、正宗新会小青柑:

颜色:墨绿如玉

油囊:均匀密布

香气:自然柑香

2、市面上廉价小青柑

颜色:枯黄如草

油囊:大小不一

香气:黯淡粗浅

正品与劣品

正品小青柑外表颜色呈墨绿色,陈放半年后可能会出现白霜;劣质小青柑外表颜色为枯黄色,如同落叶一般,并且不会出现白霜。

正品小青柑油囊均匀密布;劣质小青柑的油囊大小不一,由此判断这并非新会茶枝柑。

正品小青柑上盖开口较小,精制工艺较为成熟;而劣质小青柑上盖开口较大,工艺明显比较粗糙,有粗制滥造之嫌。

正品小青柑闻起来有自然的柑香,香气持久愉悦,冲泡后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果香味,香气清幽,没有涩味或霉味。劣质小青柑闻起来也有柑香味,但香气黯淡粗浅,并且带有杂味甚至是里面廉价茶料的仓味。

你可能喝到了假小青柑。伪劣小青柑原形毕露!

汤色对比

你可能喝到了假小青柑。伪劣小青柑原形毕露!

味道对比

正品小青柑冲泡的茶汤红亮通透,香气高扬,细细品饮,入口时茶汤醇厚滑爽柑味,自然清新,余味悠长,无尖锐的刺激感。

正宗小青柑轻捏叶底,色泽鲜活,柔韧有弹性,并且叶底无其他夹杂物。

劣质小青柑冲泡出来的茶汤乌黑浑浊,香气单调,喝起来柑味寡淡,中间夹杂些许杂味,茶味与柑味不协调,饮后口腔感觉干涩,余味短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