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听郑立平老师报告有感 莱州市实验中学 武建君 和郑立平老师认识已经三年多了,让我对郑老师的仰慕,不仅仅因为郑老师渊博的学识及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教育部国培专家等荣耀的称号,而是他以书为友,乐于引领同事、全国无数班主任一起成长的经历与胸怀。今天能够在自己学校的礼堂聆听郑老师的教诲,我感到十分的幸运。结合与郑老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郑老师的讲座,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学会欣赏自己 快乐承受和痛苦煎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机关办公室工作比,羡慕别人工作的清闲,懊恼自己工作的辛苦;喜欢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体经商比,眼红别人挣钱容易,慨叹自己工资低廉;他们羡慕别人职位的显赫,却看不到官场的没日没夜忙碌与挣扎;羡慕富人出手的潇洒,却忽略了其创业的艰辛、商场的尔虞我诈……这样比来比去,比高了别人,却卑劣了自己。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你就有怎样的人生。面对物欲横流、红尘滚滚,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的倦怠。也许工作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待遇不高,社会、家长、学校的要求几近苛刻,工作辛苦劳累。也许工作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么还么能指望别人可以瞧得起我们!魏书生老师开始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民办教师,任小艾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学校称“不出流氓,出土匪”。态度不同,看待工作的意义也就不同。而看待工作的也就意义不同,而看待工作的不同态度,则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拥有了更为崇高的幸福和价值。 正如郑老师所言:当你以欣赏的心情去看一件事情,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抱怨的心情去看同一件事情,则会看到无数缺点。想想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清贫,但我们并不粗俗,却拥有比金钱更珍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平凡,但我们并不平庸,却用执着和虔诚谱写出奉献的赞曲;虽然单调,但我们并不浮躁,在整天与无数笑脸的相对中,我们深刻地感受着被爱的幸福。 教师到底最需要什么?是金钱?是名利?是学生的好成绩?还是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我想,这些都不是。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种精神上的快乐,超越物欲、私欲、权欲,正是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教育家不可或缺的思想根基。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常怀一颗宁静的心,恪守着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心高贵,坚守教育者那份特有的真诚与虔诚;大凡优秀教师,都是内心宁静而又有激情的教师。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造就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快乐、健康。 还记得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很多人总抱怨自己没有机遇,但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事实往往是自己不去寻找机遇,自己不去创造机遇;即使有了机遇,自己也不去立即行动去抓住机遇。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你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朋友,你的亲友,你的同学,你的学生,你的领导,你身边优秀的同事一夜之间都来到了你的身边。 二、年龄不是拒绝的理由 正如郑老师所说:年龄不是拒绝成长的借口,惰性才是造成我们平庸的祸首。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享受教育的快乐幸福,就必须认真细致规划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作为一个承担着教育重任的班主任老师,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支玉恒老师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语文特级教师。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陈宇老师从40岁开始主动选择了教育,以网络为突破口,从零开始写博客,一天几十、一百多的点击量,他不管,每天埋头写; 于维涛老师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女儿升入初中后开始陪女儿学英语,这一学便不可收拾,于老师之后考取了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工作单位也从学校,调入市教育局,省师训处,现工作于国家干部管理学院。 虽然我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这些专家们成长的故事时刻在激励着我。还记得11年前刚刚进入实验中学的时候,我整天喝酒、打牌、玩游戏。那个时候,工作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个谋生的职业。10年前的今天,我考核倒数第一,每月被扣掉了5%的工资。后来,在领导的帮助下,有所转变,也仅仅是保证了每一个工作日在踏踏实实地工作,那个时候,我没有任何的荣誉称号。直到2009年,领导和老师们为了照顾我晋升职称,才在评选莱州市优秀班主任的时候投了我一票。 2010年春天,在在杨局长和董校长的号召之下,我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刚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出于一种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所以在不断地转载着一些精美的教育博文。通过博客,我发现,教育并不仅仅是当初所想象的那个样子,教育应该是一种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事业。通过博客我了解到,全国各地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正行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渐渐地认识一些博友,我们开始在网上交流。 还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在朋友的推荐之下,加入了郑老师的班主任团队。有一次,我都怀着一种崇敬而好奇的心理去问郑老师:“郑老师您好,您能不能给我们年轻班主任讲一讲如何才能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郑老师的回答很简单:“读书+写作+实践+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思的过程。后来,我还问过其他的一些专家,几乎都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现实和梦想之间,有一把梯子,那就是行动。从此,我开始了我的读书和写随笔之路,这一干就是三年多。三年多的每个夜晚,我都会学习到晚上12:00以后,早上6:00多起床。很多领导、同事、朋友劝我多多休息,注意身体,但这种激情却让我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越是读书,我越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越是努力,我越感觉到起步的时间太晚。每次想到我所学的专业与所执教的专业有一定的差别,我个人的高中生活有一定的缺憾,我越是努力。 2011年评选莱州市学科带头人的时候,很多比我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参与课题,没有发表文章被挡在了线外,而却十分幸运地成为全市仅有的三位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之一。2012年参评烟台市名班主任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任老师和张老师都报了名,当我也想报名的时候,领导告诉我,还是别报了吧,估计报上也没有什么用。但在教体局评选的时候,因为我在班主任方面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参与过全班班主任的课题并结题,在教育部2011年“知行中国”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中表现突出,获得过综合奖、单项奖、中国教师研修网年度人物(班主任类)等,我不仅仅被推选为烟台市名班主任人选,而且还意外地被评为“2012年度烟台市教育创新人物”这个荣誉全烟台市仅有十人,这又是何等的幸运。从开始忘我地读书和写作,到获得上述荣誉,仅仅才两年的时间。 还记得两年前的暑期培训,我在给全市老师的一次讲座中讲过三段话:第一段是叶澜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第二段是2002年6月26日,朱永新教授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3650篇千字文(360万字),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第三段是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其实,2010年以来,上面这三段话,就一直在激励着我,为此我也一直在坚守着。正如郑老师所言:教育是平凡的甚至是枯燥的,但痛苦忍受和快乐享受是两个天壤之别的境界。对我们而言,教育是一辈子相伴的事情,因此,我们和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婚姻关系,教育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爱人,谁爱得越深,谁就越幸福。 三、享受做班主任的生活 听郑老师讲自己做班主任的故事,并不是一种疲惫,而是一种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郑老师丰富多彩的班主任生活吧! 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活动素材库,管理方法库,励志名言录,育人好文章,礼仪小贴士,心理巧调适;双轨运行、自主管理,模糊评价、团队管理,弹性惩戒、契约管理,事务竞标、文化管理;每日问答,每日宣誓,每日演讲,每日审视,每日爱的拥抱,每周一歌,每周播报,每周大事,每周书荐,每周明星,每周反思,每周亲情,每月嘉奖,层递奖励,版聘典礼,我来露一手,班委述职报告,班级志愿者,学法小论坛, 家长委员会,家长获奖证书,家长会邀请函 班级明星大舞台、珍贵的纪念文化、精彩的“文化活动”。向后进生转化难题挑战的“三一工程”,每节一次合适的提问,每天一次微笑的问候,每周一次关心的交流。敞开心扉谈一谈,敬老院里献爱心,走进蔬菜博览园,农家苹果林中赏秋。每逢节日一封信,感恩、知恩、报恩,知福、惜福、造福;给家长写封感谢信;“诗意作业”的尝试与研究;新型的家长会,精致的交流文化,提高和改变家长理念认识的培训会,解决家校教育实际问题的研讨会,尊重、平等、合作、和谐的交流会,人人体验成功喜悦的表彰会,触动心灵感悟的感恩会;精彩的墙壁文化;创新的学习文化,我们的一本班本教材,我和孩子们的悄悄话,每日反思卡;丰富的书柜文化。 班名,幸福五七,阳光六二,文明七三,自信八四,雄鹰九一;班训,让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我而骄傲!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级口号;班级信念,学习无借口,成功无捷径!。班级誓言:我是世纪学子,要有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我是世纪学子,要有健康的体魄和高雅的气度。我是世纪学子,要懂得感恩和诚信;我是世纪学子,要做到文明和勤奋!我是七三一员,我爱同学,我爱班级;我爱运动,我爱学习;我爱节俭,我爱刻苦。同学是缘,相聚是福,我的一言一行要给班级增添美丽!我爱老师的表扬,也爱优异的成绩,我要成为父母、老师的骄傲;我要让大家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相聚三年,幸福一生!相聚三年,幸福一生! 班级文明公约:友谊,从宽容同学开始;文明,从对人微笑开始;自信,从大声回答开始;感恩,从问候师长开始;勤奋,从课前预习开始;节俭, 班级每日问答:我们来学校里干什么?刻苦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还将做些什么?关心并帮助我的同学、老师和父母。我们的人生信念是什么?学习无借口,成功无捷径!我们爱父母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让自己优秀!我们爱老师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让自己更优秀!!我们爱自己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让自己最优秀!!! 班规20条:1、学习无借口;2、细节决定成败;3、以老师为榜样;4、珍爱荣誉;5、受人欢迎;6、善于合作;7、团队精神;8、力争最好;9、敢于创新;10、火一样的热情;11、不断提升自己;12、全力以赴13、尽职尽责;14、没有不可能;15、永不放弃;16、理想为魂;17、为自己奋斗;18、目标至上 班级必读书籍:1、《杀死一只知更鸟》哈波·李2、《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3、《狼图腾》姜戎4、《繁星 班级必写的书信:1、感恩信:父母、老师、同学2、公开信:班级、小组、好友3、承诺信:师长、现在、未来4、生活信:读书、特长、日记。班级自己的节日:纪念日与回忆日;友谊日与互助日;感恩日与尊师日;微笑日与赞美日;我秀日与无声日;道歉日与规劝日等等。看到郑老师的班主任,我感到有些惭愧,有些误人子弟。 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忙碌地去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而是自己主动地去谋划、调整、经营;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被动去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是自得其乐地去实验、创新、享受。班主任,不应该教师苦累烦的代表,他应该过一种充实而快乐的生活!他应该有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或许,有些老师会说,我都40多岁了,还做什么规划?郑老师却却告诉我们:正因为你40多岁了,所以更需要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因为,你已经在茫然中荒废了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了,如果再不看看自己的目标,整个教育生涯就苍白而可怜地结束了。其实,40岁左右正是创业的最佳年龄,拥有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做事扎实、家庭支持等等许多优越的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岁月只能使我们容颜变老,激情却让我们永远年轻。”40岁、50岁,都只是生理年龄。谁说40岁的人,不可以拥有18岁的心?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享受教育的快乐幸福,就必须认真细致地规划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作为一个承担着教育重任的班主任老师,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榜样! 愚蠢的人总奢望远方,智者在脚下播种幸福。每个班主任都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从终点处规划人生,将远大的蓝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全力以赴让它们一个个实现。如此,我们就成了自己生命的主角,贪婪地享受教育人生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