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是气孔?还是砂眼?

 一兵个人图书馆 2019-02-28




       最近看见一个铸造工厂,,所做球铁产品出了大量砂眼废品,如图所示。
    该厂型砂没有严格检测,大量树脂砂芯浇注后掉入型砂,砂眼废品较多。同时熔炼中大量使用生铁和回炉料,为降低原铁水的硅,必然添加一些废钢,则增碳是免不了的,而增碳剂使用是很廉价的煤,则硫,氮含量极高,虽有球化时的镁,稀土除掉一部分气体,估计留存部分也很可观。普通人都以为是砂眼,当然,砂眼很多这是事实,但是由于增碳剂不好,出现的气孔却完全不被认知!!!现在请大家看看,帮助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缺陷?

另,见图:     这三张照片是同一个零件,缺陷看似砂眼,但是最后一张可以看出这个“砂眼”是贯通的,细长贯通,外表面看似砂眼,实质象似气孔。增碳剂不好,特别是煤增碳剂出现的气孔,有时类似砂眼,不知大家有何不同意见?也可能是例外?

【以下是部分坛友讨论交流的回复】

    坛友周建章看样子像是浇注温度过低,形成的渣气孔,还有反应析出型气孔,浇注温度较低时铁液粘度大,流动性下降,渣气难以溢出,依附于各种熔渣形骸长大形成渣气孔。

      坛友china55173从位置上分析,个人认为应该是渣孔,因为气孔一般都在浇注时的上底面或侧面形成,图片显示为型面(加工面)浇注的时候应该为下底面,浇注的时候气体是由下到上的,下地面很难有气体聚集。

      坛友红杉树经分析,有把握做好。
    1、铁水含气量的处理,回炉铁+废钢 增碳工艺是可行的,关键是增碳剂的选用,通俗的办法选用石墨电极棒碎料,炉内精炼工艺的严格实施。
      2、型砂水分的控制。
   3、浇注系统的撇渣能力的提高,至少水平造型线上可以实现,垂直造型线,工艺没看到暂不做评论。
      图片上的缺陷有很大是气孔缺陷,局部有渣孔问题。

      坛友青海刘连琪照片反映,型砂质量极次,铁水流动性浸润性不错。这样的方向贯穿型气孔停滞在这里不太可能。
      锯开,查看内腔的光滑程度不久有了吗?

      什么破砂子也敢干这种铸件?
 看看冒口,有时候冒口可以感觉出铁水氧化含气的。球铁,出炉前温度足以使得碳,氧处于平衡状态。析出大量气孔的可能性不会很明显。

      坛友铸冶艺人补充介绍情况:
  1.砂子有问题,感觉不严重,因为有两条垂直线,一条水平线,都是一样的型砂,同时垂直线上还有其他铸件产品。
    2.该厂4台一吨电炉同时熔化。
    3.球化处理是比较先进的喂线法,控制残余镁,稀土都比较准确。
  4.喂线球化处理,孕育处理和普通冲入法不同,一般都是在倒包时孕育,最终浇注温度在1400。

      坛友小骏马个人分析:1、铁水中的废渣没有清理干净,铁水本身不太好。
  2、铸件浇铸系统有问题,内浇道设计的大小和避渣系统设计的不到位形成大量废砂或渣进入铸件。
     整改办法:1、用好的除渣剂,在浇包上设计避渣口;2、修理整改浇铸系统。

      坛友425836770从钳体照片来看,个人判断是砂眼,气孔外观形貌本就不是如此。而且即便是出现气孔,钳体的气孔大多分布在缸头的内部。当然,也可以请楼主做下验证,以判断是否是砂眼导致,而且我的判断是掉砂。           
      1,首先看下你的造型设备,型腔内的砂型是否有砂粒。
   2,取整模铸件,必须是整模,包含浇道、冒口等。看砂眼上方的位置有无砂粒掉下来(多肉),尤其应该注意合模线。因为即便是你的砂型内没有砂粒,在合模或合箱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因挤砂(押入)或者砂型间的接触碰撞造成掉砂。
  3,看砂眼的分布状况,分布于单一模号不单单可以有助于对砂眼的判断,而且可以帮忙排除氮气孔的猜疑(氮气孔可真不是这个形貌)。
  4,因为不晓得公司的生产状况和设备,对于浇注系统冲入的砂渣眼不是太能判断,只要你公司内部对浇注系统稍加留意,浇注系统完全可以将如此大的砂渣避在流路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