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伤寒论》第20条,学习“桂枝加附子汤”方解与临床应用。

 开心一天abc 2019-02-28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这个与“桂枝本为解肌”那节正是相反的,那个是桂枝汤不能用于麻黄汤证,(即)“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那个麻黄汤证。这个呢,它是桂枝汤证误用了麻黄汤。含义是这样的,书上倒没明写。它是太阳病桂枝汤证,而用麻黄汤发其汗,“遂漏不止”。怎么知道它是这个意思?就从一个“遂”字,这个“遂”字是一个含褒贬之辞。古人用字净在字上琢磨,发汗“遂”就汗漏不止(暗示说)这个发汗是错误的呀。太阳病不应该发汗吗?(应该用桂枝汤),但(桂枝汤)证用麻黄汤发汗是错误的、所以发汗“遂”就汗漏不止、大汗亡阳。


“其人恶风”,这个恶风就跟前面(所讲一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光恶风寒了,它不发热。这就说是陷入阴证了,表当然也没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由于津液丧失太多,“小便难”。体液大量亡失,小便没有,所以说“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仲”。四肢微有些拘急,就是痉挛,而屈伸费劲,难以屈伸。屈伸就是弯回来,伸出去,一曲一伸嘛。这都是由于津液丧失太多了,组织枯燥才有这种情况,肌肉马上就拘挛。这是由于病发汗过了,应该用桂枝汤,用了麻黄汤了,虚极就变成阴证了。汗多,体温放散得当然也多了,所以亡津液同时也能亡阳。


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就不行,得加附子。附子这个药辛温,是个热药,有亢奋作用。同时这个药在临床上,它能够复兴代谢机能。是生物都老在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的)机能要是沉衰,附子很有恢复它的力量。如果这种机能沉衰,反映在里,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你要用附子配合干姜这类药,(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都是。如果这种沉衰的机能反映于表,就是反映于外表,你就用附子配伍麻黄、桂核枝这类的药。也就是后面要讲的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它也同太阳病一样,该发汗也得用麻黄,该解肌也得用桂枝。这个汗不止,一直出汗较甚,大发汗是不行了,也得解肌。但这样子虚而现阴寒的状态,你只用桂枝汤是不行了,非用附子。这个(桂枝加附子汤)吃下去,既能够达到解表的作用,同时这种沉衰机能也能恢复。附子有这些作用。这个(病证)可见也是少阴病范围,也就是桂枝汤证而现阴虚证(编者按:此处胡老所说“阴虚证”特指阴证、虚证,而非教材的“阴津虚证”,下同)的话,加附子。表证阴虚还是(属)少阴。


表证有两种:一种是太阳,表阳证;一种是少阴,表阴证。桂枝加附子汤证就是桂枝汤证而陷于阴证,就是少阴病现桂枝汤证。那你光用桂枝汤是不行的、(因为)它是一味恶寒而不发热。当然也怕风。它也出汗,出汗出得更凶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应用呢?比方说少阴病,它有自汗、脉微细、但欲案这些情况,那你不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虽然无里证,也不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你得用桂枝汤加附子,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方剂(桂枝加附子汤)的应用标准,就是桂枝汤证而限入少阴病。当然了本段的说法也可以作为参考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恶风得厉害,不发烧。也不一定不发烧,但人不(自觉)发热。

《经方传真》: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汤加附子)

【辯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关节痛、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歌诀】桂枝汤中加附子,加重温阳祛寒力

             太阳已转少阴病,强壮解表是玄机。

【方剂组成】桂枝(去皮)10克,芍药10克,甘草(炙)10克,生姜(切)10克,大枣4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0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杯,煮取三杯,去滓,温服一杯。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亢奋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变为少阴证者。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本条是说误治可造成本方证,但不因误治而呈现本方证者,临床更为多见。

临床应用:桂枝汤治太阳病即表阳证,桂枝加附子治少阴病即表阴证,有关太阳病和少阴病的概念参看六经提纲。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

            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任某,女,33岁,首都机场门诊患者,初诊日期1966年3月25日。因腰背疼在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舌苔白舌质淡,脉沉细。

证属在表之阴证,为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附片10克。

结果:上药服3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1个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本文部分摘自《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著,冯世纶录音、整理。

本文部分摘自《经方传真》,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