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杂谈之四                童灿/文

 医海寻真 2019-02-28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有无盛虚,就是要求症候作出性质(病性)的判断,如果把病位,病因作为“目”,那么病性就是'纲”,对于疑难病症的兼夹症候,中间症候与变异症候来说,症候性质的内容就比较复杂。例如肺癌晚期的肺肾阴虚,痰热结肺证,饮停胸证,均涉及两个脏器的部位,两种致病因素或体质因素等,对于疑难病症侯定性,并不是简单组合,而是对对多种辩证方法高度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归属五脏的五条,属六气的十二条,这中间属火的五条,属热的六条,属寒,湿,风各一条,属上 ,下的各一条”,这就是古代医家对诸多症候性质的初步归纳。
所以我们要熟读经典,认真参悟,结合自己临床对疾病进一步归纳,定为因,症为性,只有确定病的原因才能辩证病的性质,俗语说,辩证容易,定性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定不了病的性质,就不能辩证,辩证不等于定性,只有明理三因,才能定性,辩证就容易了。这就是三因的辩证和定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