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营的江湖地位1、运营的概念: 从大的环节来讲:运营包括市场推广、商务合作、产品运营、平台服务、商业策略、流量变现等,是一个从将产品推向市场到实现商业化策略,并维持产品良性运转的过程;而狭义的运营至少应该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数据分析和用户关系(客服)等细分的运营职能。 2、运营也是公司的经营: 传统运营中的3C理论:通过内容(Content)获得客户(Consumer)并且获得现金流(Cash)的过程。除了3C理论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AARRR模型来描述运营的目标和过程。 传统行业转向互联网,经营思路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服务目标从客户变成了用户。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先免费提供服务获得海量用户,然后通过交叉补贴的方法盈利。原因很简单,信息和内容已经不再稀缺,用户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他想要的内容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付费呢? 在低黏度用户向高黏度用户转化、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的过程中,对互联网运营岗位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基于用户数据、产品数据进行内容整合、讨好用户的工作,优秀的运营人员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通盘考虑:运营也是公司的经营。 第二章:运营的基本逻辑1、运营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如果说产品是从0到1的过程,那么运营就决定了从1到100/1000甚至为1后面添加更多的0的过程。一款好的产品是基础,而运营是把产品价值放大的过程,运营应该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多做市场调研,搞清楚我们的用户是怎样一群人?产品解决了他们什么需求?该产品有多大的市场量级? 此外,对于需求的理解,一定要在创业之前,想清楚这个用户需求的时效性,是今天的需求、昨天的需求,还是明天的需求?在思考需求的同时,还需要研究这个用户需求所处的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从大方向去把握,是否可能出现在你奔跑的过程中,别人已经抢先一步解决了。
用户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做产品和运营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看。一定要把用户当“白痴”设计产品。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很可能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明确用户的使用场景:
设计活动或产品的应用场景链条过长,用户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增多,跳出率也会增加。设计的应用场景是否已经被用户理解,是否受到欢迎,才能有来有往,可以落地。否则,用户也不会为你的产品和设计买单。 2、三种常见的运营手段: 不同的运营目标,基于目标的运营手段也就不一样。基本的运营手段至少包括三种: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的目标是为了活跃用户的规模。 3、运营的AARRR: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如何获得用户,并且让用户持续使用,是产品运营的重要目的。一款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我们可以用AARRR模型来总结: 4、运营的基本流程: 在项目管理中,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质量循环理论叫PDCA循环。这个循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顺序进行项目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 【这是第一二章内容的总结,下一篇文章再把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以及运营者如何创新等内容与大家分享(计划分3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整本书重要知识)】 PS:金璞、张仲荣《互联网运营之道》。该文既有摘录书中内容,亦有个人思考。若认为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呗!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