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这个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生理病理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统称为经络学说,它也是中医学说理论整个大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通过经络的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包含我们的九窍,它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黄帝内经中,十分的强调经络学说的作用和地位。比如说在灵枢经脉篇中专门指出叫经脉者,所以决死生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同。 可以看出我们的经络这种重要性,如果经络出现的堵塞,你的身体可想而知。那么在灵枢经别篇中,更是重申了作为医生作为养生者,要掌握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道,夫十二经脉之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公之所始也,粗之所易。少之所难也。重点重申了掌握经络学说的必要性。那么我们简单看一下,就是经络的分布和巡行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先写简单的基本情况。这个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肌肉皮肤可以说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 在黄帝内经中,认为经络是有经脉和络脉组成,分布在体内深部的大部分为经脉,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大部分为络脉。所以在灵枢经脉篇中说到,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一般经脉可以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它是经脉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正经有十二条,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它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就是我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一行的主要通道。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奇经八脉。这个奇是奇特的奇,我们好多有时候在不懂的认为是七上八下,还有奇经八脉。 这个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阴维脉、阳跷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那奇经八脉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它有联络、调节和统帅驾驭十二经脉的作用。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他们都属于经脉的范畴。 那么十二经别是什么?是从十二经脉分别出的分支,它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达正经不能到达的器官和形体部位。它重要的作用就是补充正经事不足。是我们举例讲就像是一个燃气管道,由主管道扑到你的村里,铺到你的村头或者是主要干道上,但是要进每家每户需要一些附属的织网类的管道。所以这个十二经别就相当于辅助十二经脉的不正经不足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那么还有一个叫十二精筋,筋骨的筋,它是属于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它有连缀四肢百骸,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叫十二精筋。 还有一个概念叫十二皮部,它则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经络分经脉和络脉。那什么是络脉呢?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还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的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只别脉,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又称十五络脉。 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和调节,这个表里的概念,就相当于夫妻关系相互呼应。还有一个概念叫浮脉。浮脉是循环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我们其实看到的就是身上的一些显现的都是浮脉。 还有一个概念叫孙络。孙络孙子,孙子的这个经络相当于很小很小,所以它只是很细小的络脉。为孙络。我们讲在灵枢脉度篇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叫络之别者为孙。 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讲什么是经络学说等,以后会细细的在给大家研究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