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缘人物 | 李嬷嬷:想要的不过是尊重和理解

 昵称37581541 2019-03-01

作者

听萧音

“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李嬷嬷终于赶走心魔,还原成为一个老人,一个温柔慈爱的老人,这或许才是她的本来面目。

李嬷嬷,宝玉的乳母,贾府世代的奴仆。

小时候,宝玉吃李嬷嬷的奶长大:稍大一些,李嬷嬷陪侍在宝玉外面的大床上。

尽管有这些功劳,但李嬷嬷爱絮叨,倚老卖老,总惹的宝玉心烦。

这一日,宝玉去薛姨妈家串门,林妹妹也赶来了,大家坐在一起要吃酒,李嬷嬷上来说:

“姨太太,酒倒罢了。”

宝玉只好央求,说自己只喝一盅,李嬷嬷死活不同意,并且说:

“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哪怕你喝一坛呢。不是那日我眼错不见,不知那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喜欢,给了你一口酒喝,葬送的我挨了两天骂!”

薛姨妈见如此,也不怕自己当那“没调教”,一力承担责任,李嬷嬷才下去和众人吃酒,宝玉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只得再次央告,说,再吃两杯就不吃了,李嬷嬷见说不管用,就使出杀手锏,说:

“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

宝玉听了这句话,只得放下酒,不敢再喝了。

黛玉十分看不过,一边叫宝玉赌气,一边回敬了李嬷嬷几句话,说她必定是认为薛姨妈这里是外人,才不该喝这些酒,李嬷嬷素知林妹妹的为人,听见林妹妹说这些话,又是急,又是笑:

“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比刀子还利害。”

薛姨妈又连忙解围,说,别怕,有我呢。李嬷嬷见劝阻不了,又有薛姨妈护着宝玉,不能十分相强,就吩咐小丫头们小心,自己回家换衣裳去了。

宝玉醉醺醺的回到绛芸轩,问起早晨给晴雯来的豆腐皮包子的事,晴雯说,

“李嬷嬷来了,说‘宝玉未必吃了,拿去给我孙子吃罢’,就叫人送了家里去了。”

宝玉又问起枫露茶的事,偏茜雪又回说:

“我原留着来着,那会子李奶奶来了,喝了去了。”

各个事情叠加在一起,宝玉十分生气,立意要把自己的乳母撵走,袭人好说歹说才劝下。

但这件事,虽然当时没有发落,我想宝玉到底还是找了一个机会,告了李嬷嬷一状,贾母寻了个机会,就把李嬷嬷递解还乡了。

李嬷嬷退休了,但家还在贾府,儿子李贵还跟着宝玉出门,李嬷嬷和儿子自然住在一起——李嬷嬷不时进来向老太太请安。

李嬷嬷又忘不了曾经付出过心血的宝玉,还十分留恋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这大约是所有退休人员的心态,尤其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得已退掉的人,更有这种心态。

这一日,李嬷嬷拄拐进来看视宝玉,看见丫头们把宝玉的屋子弄的脏乱不堪,就感叹:

“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个样了,别的妈妈越发不敢说你们了。这屋子,由着你们糟蹋,越发不成体统了。”

丫头们只管玩自己的,并不理她。李嬷嬷没趣,又问丫头们“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辰睡觉”等话,但丫头们总胡乱答应,有的还说,“好一个讨厌的老货。”

丫头们讨厌这个倚老卖老不好好在家休息的李嬷嬷,李嬷嬷偏不看眼色,只管发作。

李嬷嬷又看到盖碗里的酥酪,拿起来就吃,丫头们劝她不听,还说:

“我不信他(宝玉)就这样坏了。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也是应该的。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他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这么奶,吃的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

李嬷嬷有功劳,有忠心,但不能老挂在嘴边,说给这些丫头听,谁又能听得进去呢?

李嬷嬷走了,晴雯气的睡在炕上,秋纹替她向宝玉解释说:

“倒是赢了,谁知李老太太来了,混输了,气的睡去了。”

宝玉问起酥酪的事,袭人一看又是和李嬷嬷有关,赶紧息事宁人,说自己并不喜欢吃那些东西,酥酪的事情才算罢休。

宝玉一门心思维护这些丫头们,也真真没想过自己的乳母怎样,如果把维护丫头们的心思略微移一移给乳母,李嬷嬷未必就是这个样子。

又一日,李嬷嬷拄着拐棍又来了,骂袭人:

“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得宝玉不理我,听你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个小子。”

袭人却并不和李嬷嬷吵,只是禁不住哭了。如果和李嬷嬷吵,袭人素日的贤德就成了泡影,也会进一步把事件扩大化。

袭人懂得李嬷嬷地位特殊,茜雪事件还不是前车之鉴?

仔细想想李嬷嬷这些行为,其实也可以理解。

看着长起来的丫头代替了自己的位置,心里总有一种怕,怕宝玉忘掉了自己的功劳,怕丫头们不看重自己的地位。越是怕,越唠叨,越要宣扬自己的重要,这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病。

凤姐听到李嬷嬷吵嚷,就知道是“老病发了”,且看凤姐如何治疗李嬷嬷这病:

第一、戴高帽。拉着李嬷嬷,笑道:

“好妈妈,别生气。别人高声,你还要管她们呢。”

你是年高有德的,你不仅不要自己吵嚷,还要管着别人吵嚷呢,给予李嬷嬷在贾府的地位以充分的肯定。

第二、替出气。凤姐又说:

“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她。”

谁惹你生气了,告诉我,我愿意替你出气,这就充分肯定了李嬷嬷吵嚷的“合理性”把所有的不是都派到了别的丫头身上,让李嬷嬷的不平之气一瞬间烟消云散。

第三、陪吃喝

“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还吵嚷什么?一面又叫丰儿:

“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

一阵风撮走了这个吵嚷不休的李嬷嬷。

此后,李嬷嬷再没来闹过事,想必是听了凤姐的劝。

对于这样退休之后仍然倚老卖老横加干涉的老人,宝玉的“撵”,丫头们的“烦”,都不是办法。

凤姐用了“捧”,也就是说给予李嬷嬷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至少李嬷嬷感觉上是得到了理解和尊重,有了这两样,李嬷嬷也就不再闹了。

怡红院的一些丫头学会了这一点——小红遇到了李嬷嬷,就含笑站住问:

“李奶奶,你老人家哪去了?怎打那里来?”

原来宝玉立逼着李嬷嬷把贾芸叫进来,李嬷嬷担心这样的事情被老太太知道了不好,但担心归担心,照样去找贾芸传信,又没功夫等着贾芸,到时只打发个小丫头或老婆子带进来就完了。

李嬷嬷现在也学会“狡猾”了,并不像先前那样死劝讨宝玉的嫌了。

一连几年过去,拄着拐棍的李嬷嬷不来怡红院了。或者久了,心理就平静下来了。

退休的人,特别曾经做过一段贡献的人,总需要那么一段缓冲期来缓解心里的不舍,过一段时日,回想起当初的行为,可能连自己都觉得好笑,是怎么了?就那样执著?

有一位老教师退休后,每每早晨起来散步,总习惯夹着一本书,走着走着,就到了校门,总要到了办公室看见锁已经换了,才明白自己已经确实退休了。

我实习的学校,有一位老校长,退休十几年了也没有离开学校,和老伴住在一间二十多平的宿舍里,平日学校停电的时候敲敲钟,有电的时候就自己逛着玩,不是没有房子,就是不愿意离开。

李嬷嬷大概也是这样,但心静了,习惯了新的生活,怡红院就算有人叫去,还不愿意去了,去了不也是要服侍人吗?还不如呆在家里做老封君。

忽一日,宝玉人事不知,袭人等忙把李嬷嬷叫来,李嬷嬷看了半日,又在嘴唇人中上边着力掐了两下,掐的指印如许来深,宝玉也不觉得疼。

李嬷嬷没了办法,只说了一声“可了不得了”,“呀”的一声便搂着放声大哭起来。

宝玉毕竟是她的奶儿子,不管这个奶儿子曾经怎样待他,李嬷嬷对宝玉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袭人这个时候早已成为怡红院大姐大,当袭人催着要她说出点缘故时,李嬷嬷也没有埋怨训斥之语,只是又哭“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李嬷嬷终于赶走心魔,还原成为一个老人,一个温柔慈爱的老人,这或许才是她的本来面目。

在老年来临离开岗位之时,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留恋伤感的心态,做出一些倚老卖老不能让人理解的事情,对这些,年轻人应该足够理解,足够尊重

当你真正做到了理解和尊重,老人也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个年轻人,说不定,在关键时刻,他们还可以在你事业上帮你一把、送你一程呢。

雅物 · 红楼梦研究

热/卖/推/荐

喜鹊梅花·春喜上眉梢

双鱼戏莲·年年有鱼

黛玉原是草胎木质

宝玉也只是一块顽石

长按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