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搭桥三年后感觉前胸和后背发凉并蹿疼

 浦东流水 2019-03-01
                                                   建议到医院检查,如胸部X线、ESR(血沉)、ASO,RF血常规、凝血系统功能,大、小便常规检测等,确诊后再做如何治疗的决定,注意休息,不要喝酒,禁忌辛辣食物,我所给你的回答(希望您对我的回答满意)均做参考,详细情况咨询当地医师,感谢您对网站和我的支持!祝您健康!快乐到永远!
心脏搭桥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术,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装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心脏旁路手术。手术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确认阻塞的确切部位。当进行手术时,需要切断心脏对身体的血液供应,所以需要应用心肺机将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以保护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动作。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一项心脏开放性手术。手术将会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为心脏本身的手术,二为腿部旁路血管的取材手术。旁路血管将会桥接在冠状动脉阻塞区域的上方,使心肌恢复血液供应。

  有个别病人会有多条冠状动脉阻塞,则需建立多条旁路,选取的材料会有桡动脉、胸廓内动脉等。术后,病人将需住院观察7至10天。头1~3天会送到重症监护室内(ICU)内。胸腔引流管会被放置2-3天以便引流渗液,并进行全天候的心脏功能监测。手术效果的需在术后3-6个月后才能确定。术后3-4周内应禁止房事。但其它一般性的运动不是可以进行的。

   心脏搭桥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是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上,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也可同时在一根静脉上开几个侧孔分别与几支冠状动脉侧侧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序贯搭桥或蛇形桥。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病人。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一般情况下,80风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简单的病例也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

心脏“搭桥”适合六类人
介入和搭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其中支架,尤其是药物支架,作为后起之秀,以其创伤微小的特点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据《纽约时报》2月25日消息称,美国2006年接受搭桥的患者约有36.5万,比10年前下降了1/3;而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却一路猛涨,达到了100万左右。



但该文章也指出:很多心血管病专家呼吁,尽管如此,人们不应忽视搭桥手术的优势,而只看重介入。那么,这二者到底孰轻孰重?在什么情况下,患者应该接受外科搭桥手术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万峰教授告诉记者,具有以下几种病变特征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搭桥。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还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对抗血小板药物过敏的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洪涛则表示,由于支架需要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介入治疗。”



心脏搭桥与支架介入之利弊
  心脏搭桥与支架介入之利弊 心脏搭桥与支架介入之利弊
  心导管支架介入是目前治疗冠心病一项很时髦的方法,广东省人
  民医院心导管专家陈纪言主任及中山一院杜志民教授就冠心病治疗中
  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两位专家介绍,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介入三
  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服药并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的状况,但药
  物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过去在心脏血管发生严重狭窄
  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心脏搭桥手术。而现在当冠状动脉血管存在严
  重狭窄(70%以上)或闭塞的时候,可以考虑支架介入治疗。
  杜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搭桥手术与支架介入两者之间的优劣。
  心脏搭桥手术是场“大仗”,可以解决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但
  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而
  支架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只要在大腿股动脉穿刺即可。一位刚刚
  进行介入治疗两天的中年男性已经行动自如,他说:“手术时和医生
  聊着天就过去了,全部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明天就出院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宜进行支架介入,杜教授说,
  血管弯曲、完全闭塞,分叉口、左主干狭窄做介入就比较困难。支架
  介入也存在自身的缺点,比如说再狭窄的问题。陈纪言主任告诉记者,
  介入治疗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是气囊扩张技术,其血管再狭窄率达
  30%~40%;第二个就是普通支架,它的早期成功率高,引起并发症
  的几率低,而且简单易行,效果突出,但缺点是,在六个月的周期时,
  差不多有30%的再狭窄率;第三个就是涂药支架技术,将再狭窄率降
  到了5%左右。
  陈主任说,介入治疗的再狭窄原因,是脂肪沉淀物的再次堆积或
  者是动脉血管壁伤口处组织细胞的过度生长。涂药支架就是在支架上
  涂抹适当药物来达到防止细胞再生的目的,所携带的药物能够维持一
  个月的时间,术后第一个月正是细胞生长的时间窗,此时内控制细胞
  的生长,再狭窄的可能就很微小。陈主任建议,再狭窄的高危人群最
  好选择涂药支架(cypher)。易发生再狭窄的高危人群是指有糖尿病、
  小血管(血管内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长段狭窄及血管开口、分
  叉地方狭窄的人。
  陈主任和杜主任说,再怎么完美的治疗都不如预防。医生应该指
  导患者不吃高脂食物,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成为健康
  的赢家。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与疗效同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盛寿教授说,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医院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合病人症状的最佳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被患者接受。但是,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范围,而且血管狭窄的复发率较高,做普通支架半年内可能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再狭窄的现象,而采用药物涂层支架使血管再狭窄有了明显下降。目前采用介入治疗冠心病的范围越来越广,由早期简单的、局限的单支病变、两支病变到现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各类病变等。但是,介入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对于病变比较广泛以及特殊部位病变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要比介入治疗效果好。因为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彻底地解决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复发率低,远期效果好。但该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合并脑动脉硬化、发生过脑梗塞病史的人,容易出现脑神经并发症,轻者会出现一过性记忆力减退,但绝大多数患者在1周至7个月之内可以恢复正常。而严重者可能会遗留永久性脑损伤,包括昏迷、偏瘫、失语、严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这种情况一般局限在部分高危病人,发生率较低。尽管如此,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