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利水渗湿药。性味:淡、苦,寒。功效与适应证:淡渗渗湿,通利水道,增加尿量。苦寒---利水兼有清热作用。通淋:通利水道,消除小便淋漓涩痛。部分药物苦寒之性,清热利湿作用,偏于退黄。分类及特点:1、利水消肿药:性味甘、淡为主,利水作用强,以消肿为主。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腹水等水湿内停证。亦可治疗水湿内停之泄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以及带下、痰饮等证。2、利尿通淋药:性味以苦寒或甘寒为主,利水兼有清热作用。治疗下焦湿热之淋证(热淋、石淋、血淋、膏淋)。亦可治疗湿疹、湿疮等。3、利胆退黄药: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治疗黄疸。第一节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泽泻来源: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共同点:功效主治: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腹水等水湿内停证。亦可治疗水湿内停之泄泻,以及带下、痰饮等证。不同点:茯苓:1、利水作用较为缓和,以渗湿为佳。2、健脾渗湿。主治脾虚水湿内停之泄泻、带下、痰饮等。亦治湿困脾胃之证,常和苍术配伍同用。3、宁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附: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外皮叫茯苓皮;若茯苓内有松根穿过,其带松根的茯苓即茯神。 茯苓皮:利水消肿作用强。茯神:宁心安神作用好。猪苓:1、专主渗泄,利水渗湿作用较强。泽泻:1、利水作用强。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而偏热者。2、甘淡而性寒,能泻肾经之火,清膀胱之湿热。治疗下焦湿热之热淋。肾阴不足,虚火偏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配伍滋补肾阴之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薏苡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1、利水渗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等。本品作用缓和,常作为辅助药,配伍其他药物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湿温病,湿邪偏胜者。2、健脾渗湿。主治脾虚泄泻、带下等,常和茯苓配伍同用。3、利湿除痹。主治风湿痹痛湿邪偏盛之筋脉拘挛疼痛者。其性微寒,对于痹痛湿热者更宜。4、清热排脓。主治肺痈、肠痈。本品清热作用不强,排脓消痈作用好,所以应配伍清热解毒消痈药同用。用量用法:1、本品药性平和,用量宜大,一般15~30克。2、健脾止泻宜炒用;清热利湿宜生用。注意事项:1、本品功效较弱,一般作为辅助药在临床应用,须和其它药物配伍运用。2、常作为保健食品应用。冬瓜皮、玉米须来源: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层果皮。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头。共同点: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不同点:冬瓜皮:1、清热解暑:治疗暑热口渴,小便短赤。附:冬瓜的成熟种子称冬瓜仁,能清热化痰、排脓,治疗肺热咳嗽及肺痈、肠痈等证。玉米须:利湿退黄。主治黄疸。本品药性偏平,阳黄、阴黄均可应用。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车前、滑石来源车前: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全草、成熟种子。滑石:为硅酸盐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水硅酸镁)。共同点:1、清热利尿通淋。主治下焦湿热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二药药性偏寒,既可以利尿,又可以清热。是治疗热淋的代表药、常用药。常常相须配伍同用。2、利水渗湿作用强,均可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尤其是偏热者,更为适宜。亦可治疗水湿泄泻。不同点:车前:1、清热明目: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2、清肺祛痰止咳:治疗肺热或痰热咳嗽。3、清热解毒:治疗热毒壅盛之疮疡痈肿。附:车前,分为车前子(成熟种子)和车前草(全草)。车前子:(1)利水渗湿作用好。(2)明目作用强。车前草:(1)清热作用好,偏于清热利尿通淋。(2)偏于清肺化痰、清热解毒。用量用法:1、二种药材入煎剂都是常用量,10~15克。2、车前子的种子细小,易混浊药液,故应包煎。3、车前草可以用鲜品,用量要加倍。滑石1、清热解暑。本品清热作用好,解暑作用强,又可利水渗湿。(1)治疗暑热证之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2)治疗暑湿证之头昏、头重、呕吐、泄泻等。(3)治疗湿温病,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小便短赤等,常配黄芩、甘草同用。2、收湿止痒。研粉外用,治疗皮肤湿疹、湿疮等。3、本品既可以清暑,又可以收湿,是外用预防和治疗痱子的常用药,是痱子粉的主要成份。用量用法:1、本品虽是矿物药,但用量不大,一般10~15克。2、本品呈粉状,易混浊药液,入煎剂要包煎。木通、通草共同点:1、清热利尿通淋。为治疗热淋的常用药。2、清心火。治疗心火上炎之证。3、通乳。治疗产后乳汁不下者。不同点:木通:1、本品苦寒,清热作用强。2、兼一定的通络作用,可以治疗风湿痹痛之热痹。用量用法:1、本品苦味较浓,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5克。2、本品有毒,用药时间不宜过长。3、阳气虚弱、肾虚滑精、孕妇禁用。附:正品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藤茎。毒性较小,安全性大,临床较为常用。关木通:为马兜铃科藤本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亦作木通应用。毒性很强,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临床要慎用。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藤茎,亦作木通应用。功效和关木通相似,但毒性较小。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性味甘、淡、微寒,功效较木通为弱。本品无毒,药性平和而安全,是临床常用药。金钱草、海金沙来源: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或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江苏金钱草)的全草。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共同点:利尿排石通淋。善于治疗石淋。二药是治疗石淋的代表药和常用药,常常相须配伍使用,亦常配鸡內金同用。(三金汤)另外,二药性味寒凉,有清热利尿通淋作用,也可以治疗热淋、血淋、膏淋。不同点:金钱草:1、清热作用较强。2、清热利湿退黄。既可以清肝胆之火,又可以利下焦之湿热,治疗湿热之黄疸。3、清热解毒消肿。治疗疮疡痈肿、毒蛇咬伤。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海金沙:1、本品通淋止痛作用好,可以治疗各种淋证,而见尿频、尿急、尿痛者,是治疗淋证的主要药物。2、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者。用量用法:1、本品是常用量,一般10~15克。2、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比较细小,易混浊药液,入煎剂须包煎。萆薢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锦萆薢等的根茎。功效:1、利湿去浊。治疗膏淋,小便白如米泔或如脂膏者。本品利湿而分清去浊,是治疗膏淋的代表药和首选药。常配伍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同用。属湿热者可配黄柏、车前子等同用。本品也是治疗小便混浊之主要药物;并治疗妇女之带下过多,属湿浊偏盛的。2、祛风湿、通络除痹。治疗风湿痹痛,腰膝疼痛、筋脉屈伸不利者。第三节利湿退黄药茵陈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 功效:1、利湿退黄。为治疗黄疸的代表药和首选药,配伍后可以治疗各种黄疸。(1)湿热薰蒸所致的阳黄,症见身目黄色鲜明,腹满发热,尿赤便秘,口渴舌红,常配大黄、栀子等同用,以清热利湿退黄;(2)寒湿郁遏而致的阴黄,症见身黄色暗,纳少便溏,四肢逆冷,脉细迟,常配附子、干姜等同用,以温阳利湿退黄。2、祛湿止痒。治疗湿疹瘙痒等。虎杖、垂盆草来源: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和根茎。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共同点:1、清热利湿退黄:治疗湿热黄疸。2、清热解毒:治疮疡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不同点:虎杖:1、清热利湿:亦治疗下焦湿热之热淋、带下等。2、活血祛瘀:治瘀血经闭,癥瘕积聚及跌打损伤。3、清热解毒:偏于治疗水火烫伤。4、化痰止咳;泻火通便。垂盆草:1、清肝胆湿热作用好,主治肝胆湿热证。2、清热解毒:主治毒蛇咬伤。 |
|
来自: 风声之家 > 《寒湿 痰湿 湿疹 血瘀 风湿 三焦 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