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茂林之家 2019-03-01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来源 | 山东有线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容易滋生淡漠与厌倦的情绪,但对济南,却总是那样依恋和偏爱。

金代旅居济南的一代文宗元好问曾由衷地感叹:“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风景,俯拾皆是。对于美景,除了欣赏,最好的留念当然是画下来,古代文人墨客留恋济南的风景,更是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小编为大家挑选了几幅名作,赶快看看吧~

NO.1 康熙南巡图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康熙南巡图》是中国清代宫廷绘画作品,1691年绘,历时3年完成。其展现了康熙帝第二次南巡(1689年)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名胜古迹等。康熙南巡图总体设计及画中的山、水、树、石均出自王翚手笔,人物及牛马等为杨晋所画,房屋、舟车等由供奉内廷的其他画家绘制,整个画面宏大,人物逾万,形形色色,牛马牲畜过千,姿态各异,充分展示了康熙南巡时的盛况。2014年3月,《康熙南巡图》残卷在法国拍出天价,一幅117万欧元。《康熙南巡图》绢本,重设色,共12卷,每卷纵67.8厘米、横1555~2612.5厘米不等。

在这12卷画作中,其中第三卷描绘的是康熙南巡至山东境内的情景。

/ 康熙南巡图第三卷全卷 /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 第三卷 序 /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面开始为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出现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 济南府城 /

康熙在城墙上视阅,随从若干。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南巡的先行骑兵正从城里出发,行进于绵延的山丘之间,山势雄伟,草木葱茏。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行至开山庙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附近围观村民

开山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崮山镇,海拔高度330米,在济南市的西南方向,该山因诗人徐志摩之死而引人关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在飞往北平时,遇大雾在此山失事。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行至章夏镇(古称)

这应该就是咱们现在的张夏(今称)了。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泰安州

从画卷里记录的主要地标来看,康熙走的应该就是咱们现在104国道的方向哦。

NO.2 鹊华秋色图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身在济南,你一定得知道赵孟頫这幅名作《鹊华秋色》图,因为此图描绘的正是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

/ 鹊华秋色 /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纸本设色 纵28.4厘米,横93.2厘米。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圆平顶的是“鹊山”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华山)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区东北,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二环东路以东。古时称“华不(fǔ)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䎬䎬”。“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一峰独立,平地拔起,旁无连附,直入云霄,奇秀险峻,苍翠欲滴,为泉城——济南胜景“齐烟九点”之首,为明人刘敕《历乘》所列历城十六景中“孤嶂凌霄”一景。“鹊华烟雨”为古济南八景之一。

赵孟頫还在题记中写道:“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这评价可以说是贼高了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华不注到底多有魅力呢,就连大诗仙李白都称赞不已“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天宝三年的春天,才高气傲的李白因屡遭高力士、杨国忠等的谗毁,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当年秋,李白在齐州(今济南)紫极宫入道,正式成了一名道教徒,并游览了华山,咏诗《登华不注峰》:“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在诗仙李白浪漫色彩的笔触描绘下,华不注山更增添了几分仙气,它唤起人们无穷的遐想。


此画由来

话说元朝贞元元年(1295)的一天,一个文人雅士的酒会在浙江吴兴举行。席间,大家谈笑风生,谈论名山大川,其中有一人正在大谈齐鲁的山水之胜,尤其谈及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之时,更是情不自禁,使在场的人为之神往,这个人,就是大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其人才气横溢,精通诗文书画。

可在座的有一人默默不语,表情沉重。他是赵的好友周密。周密是宋末元初重要词人,原籍山东,南宋末年曾任义乌令,灭亡后不再做官,举家逃难来到浙江湖州,再没回过家乡。虽故乡早已沦于战火铁蹄之下,暮年途穷自知已没有回归之望,但终其一生都难忘是齐鲁后裔,于是他在词中写道:“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次日清晨,周密直奔赵孟頫家,诉说思乡之情。听了周密的话,赵孟頫旋即起身,拿出笔墨,对他说:“想不到周兄本是离乡久远的山东大汉,却仍旧对故乡有着这样一片深情,我一定满足大哥的要求。不过小弟不才,唯恐有不详之处,还是把故乡的山水画成画赠与您,或许可以解周兄的思乡之苦。”说罢,赵孟頫便提笔挥毫,凭着记忆画起济南的山水来,他一边画,还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等。就这样,赵孟頫为周密所画的传世杰作、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鹊华秋色图》诞生了。

画说 | 历史名画中的“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