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是盖章狂魔 乾隆:朕的每一个章都不白盖(下)

 RK588 2018-11-19


一部清宫剧,又着实让乾隆火了一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跟这位“盖章狂魔”一起火的还有一幅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赵孟頫深湛的笔墨功力诠释了即达放逸的山水意境,原画本没有任何问题,人们调侃的一直还是乾隆在画上的众多题跋和印章破坏了画风。据统计,乾隆皇帝在这幅“心头好”上共钤印26枚,包括10枚鉴赏章和16枚跋印小章,题跋九则,还亲笔写下“鹊华秋色”四个字于引首。

然而,我们先暂时忽略乾隆钤印对画作本身的影响不说,乾隆的这些题跋中本身就有大量对画中典故的考证、图像的分析以及对画家意图的揣摩。我们透过乾隆的题跋可以领略到更多画卷之外的深层含义。其中还有一段题跋甚至记录了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富察氏)深深的思念......

《鹊华秋色》是元代的赵孟頫于公元1295年冬天创作的一幅青绿山水画,常见的山水画只突出一座名山,而此画却描绘了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两座名山及周边村庄的秋日景象。赵孟頫采用平远构图,再以多种色彩调和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画中是一片辽阔的泽地和河水,从近景直伸展到远处的地平线。

济南华山

华不注山是座名山,现在济南人更习惯称为华山。北宋以前,华不注山周围还全为水域,此山如同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支荷花。李白在《古风五十首》的第二十首中就描写为:'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拔,绿翠如芙蓉。'

赵孟頫笔下的华不注山

赵孟頫在绘制《鹊华秋色图》图中的华不注山还是在一片沼泽水面之中,周围树林散布,山体高耸。大概可以看到山体分为前后两座。所以赵孟頫的视角应该是从华不注山的南边,隔着现在还在的小清河远眺华不注山。

济南鹊山

这幅作品画境清旷恬淡,在无际的平远景上,最重要的是两座山:双峰笔直的是华不注山,盘踞在左面的是鹊山,形如水牛的脊背。画题就是由这两座山而起的。鹊华二山与近景之间树木紧多,疏落散布,有杨树、稚松及其他各类。画的左方,可见山羊四五只,在几所简陋的茅舍间啮食。水边轻舟数叶,舟中渔叟正安静地工作。

赵孟頫笔下的鹊山

《鹊华秋色图》虽画济南之景,但此画并非成于济南,而是赵孟頫在其浙江本土依记忆画成的。赵孟頫之所以把两山后面全部的背景略去,用意是把主要的母题局限于前面的沼泽地。从地图上可见,鹊、华两山相距甚远,但赵孟頫有意把它们拉到一块,好像和观画者距离相等似的。

关于画作的年代和成因方面,最有价值的一段文献自然是画者的题款和印章,画面上半中部靠左的空白地方,题:

  

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

鹊山和华不注山直线距离 5.9 公里,从《鹊华秋色图》来看如果要一览二山大约是在地图下方的红圈处

我们若从历史事实去了解这段题字,便可清楚看到画者作画的动机。赵孟頫题款中的“公谨”,就是周密(1232-1298年)的字。周密是宋末元初的著名画家及鉴赏家,是赵孟頫及其父的挚交。

赵孟頫自题

周密的家族虽源于齐,然而他一生却与南方人无异。吴兴是他的第二家乡,南宋首都杭州是他效忠朝廷的所在。周密其时将届五十,他眼见这两地为蒙古军占领,为表忠于南宋,他退隐不出,埋头于艺术文学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年轻一辈的赵孟頫受诏仕元。在这幅画作成的前十年,他有机会游历北方,而周密却没有这种机缘。

华不注山与《鹊华秋色图》重叠

1295年当他赵孟頫重回南方一游时,一定对周密叙述他在其祖居地所见所闻的事迹;且作为一种表示,特为周密画成这幅《鹊华秋色图》,使其对齐地有一个印象。大概由于这缘故,周密以“华不注山人”为其别号之一。

《鹊华秋色图》成画后由赵孟頫赠给周密后,周密又转送给一个名为君锡的人。到明代又相继为文徴明、文彭父子收藏,后又转到明代书画收藏家项元汴手中。项元汴之后,又为宜兴吴之矩收藏。据画上印章,可知此画落到山东胶州张若、张应甲父子手里,不过很快又为书画收藏家宋荦所有;后又辗转为纳兰明珠所得,传给其子纳兰性德;从纳兰性德手里,又落入收藏家梁青标之手。

康乾年间,皇室征集民间书画名迹,梁青标遂将此图献归御府收藏。四百多年后,清代的乾隆皇帝东巡路过此地,突然想起了这幅没好好研究过的画,立即命人回京取来,与地方官一起对着实景和地方志审画,有了很多重大的发现与感悟,从1748到1749年先后写了九则题跋。他在卷首解释了自己与这张画的机缘:因为《石渠宝笈》初编完成是在1743年,当时他从未到过济南,连鹊山和华不注山都没分清,所以对于这幅画没作太多评价。

而以画对景才发现非常吻合,并非虚构。乾隆用三首诗分别标注了山名和观测点,《咏华不注》说明卷右锥形山头为华不注山,《咏鹊山》确认卷左平缓包状的为鹊山。中间的《鹊华桥题句》标明,能观测到画中左鹊山右华不注山的地点为历下的鹊华桥,而周密祖上就是历下人。

乾隆御诗

乾隆对此画的最大贡献是破解了一个和方向有关的玄机。经过反复确认,他发现鹊山是在华不注山的西面,可赵孟頫跋文中却说在东面。后人普遍认为乾隆这是给赵孟頫挑了个错,实则不然,通读上下文,乾隆说“岂一时笔误欤?”明显是个反问句,应该理解为“这难道是一时的笔误吗?”不是笔误难道是赵孟頫故意的吗?就此,乾隆给出答案:“李杜诗情天水画,都教神会片帆中”。

原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曾为济南赋诗,其中也都包含和赵孟頫一样的“方向谜题”。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中说:“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李白乘舟送李膺,由南往北进入湖中,却又从南浦(南浦在古代指送人的地方)归来,这南北颠倒的感觉和四句末尾“去、回、转、来”都是方向问题。

乾隆御诗

以方向探讨人生的传统由来已久,孔子就曾说自己是“东西南北之人”,汉末曹植《吁嗟篇》也用“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描写自己“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颠沛流离。宋代的刘克庄亦有“柂行浑不辨西东”之句……李白就是被罢免之后到济南,赵孟頫外放济南的三年也是经历曲折备极艰难,他们作品中的不辨方向其实都暗指了自己的人生。

乾隆题跋

“都教神会片帆中”的片帆指舟船,《释名》云“舟言周流也。”周流既周转,周游和漂泊,既指人不在固定的地方生活,又引申为思想的变易灵活,不固化偏见。屈原《离骚》中有“周流乎天余乃下”, “周流观乎上下”和“路修远以周流”。《易·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朱熹亦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此《鹊华秋色图》中赵孟頫有意将西面的鹊山写成在东面,不仅是对自己经历的感慨,更是经历挫折后的智慧体悟。地球是圆的,方向也是相对的,普通人认为西就是西东就是东,但倘若在天空或宇宙俯视地球时东西南北其实是无从分辨的,眼睛所见并非真相,高瞻远瞩超越肤浅之见的人,才能放下区别心,才能通达不滞,这也正是我们祖先先贤高妙的辩证法和哲学观念。

《鹊华秋色图》局部

这也就是《淮南子氾论训》所说:“见隅曲之一指,而不知八极之广大也。故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唯无所向者,则无所不通。”乾隆跋文中亦有“西鹊威纡秀影围城隅”和“西华东鹊镜空里”之句,说明他是真的明了此意的。

乾隆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从帝王角度对画中华不注山的阐释。仔细观察此画会发现,尖耸的华不注山并非只一高耸孤峰,左后方还藏有一峰,二者重叠。华不注山古称“华不(音'夫')注”,花骨朵之意。赵孟頫题跋中说华不注山典故出自《左传》,那是一个忠臣逄丑父“李代桃僵”“三周华不注”救下齐顷公的故事。周密祖上既是陪同宋室南迁的忠臣,所以周密后来取“华不注山人”为自己的号,赵孟頫的用意也是颂扬忠臣精神。

《鹊华秋色图》局部

大臣的忠贞理想是一层含义,但在皇帝乾隆看来这重叠的两峰还有更重要的含义:《史记》记载华不注山正是舜帝带领百姓耕种的地方。舜帝又叫重华,华通花,重华即重花,此画中两峰正像两朵前后重叠的天花。华,谓文德,《书·舜典》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重华就是指舜帝的文德与尧帝重合,交相辉映。但是舜帝的事迹早已被人遗忘,宋人孔平仲在济南写《鹊山亭》就曾说:“老杜诗犹在,重华事已无”,也是影射他的时代没有舜那样的帝王。

乾隆登基之初,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为其居所拟宫名“重华”,正是取“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之意,颂扬乾隆皇帝能使国家有尧舜之治。所以乾隆见到这幅画联想舜帝事迹,在题跋中说“天假之缘,岂偶然哉?”乾隆的阐释有可能超出画家的本意,但也从另一角度补充丰富了此画的文化含量。

《鹊华秋色图》局部

除此之外,乾隆在《鹊华秋色图》的题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为人君的另一面。乾隆在鹊华秋色图上提了九首诗,幅上四首,拖尾五首:戊辰(即乾隆13年)清明日御笔一则,戊辰清明后三日提了三首。最后那首题于乾隆己巳(乾隆14年)冬,这是和孝贤皇后相关的一首诗。


“......嘉话自诩游不孤,归来登舟值变故。是卷废置过年余,岁暇胡然入眼纷愁予,两朵天花乃好在,鹊桥似阻银河涂,向来悲喜倏已过,流阴瞥眼诚堪吁,成诗聊当赋独旦,古纸侧理偏宜书,常侍却能讲譡论,久成宝籍藏石渠,虑致鲁鱼难补记,解颐笑谓有是夫,千秋后人执卷以题咏,其谁守禁为汝停吟觚?”——乾隆己巳冬日御笔(完)

意思是乾隆戊辰(乾隆十三年)东巡回归途中,登上御舟遭到变故(是指孝贤皇后的死),所以把这幅画卷弃置了一年多,今年年末偶然看见它,愁绪纷纷。

《鹊华秋色图》局部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恭奉皇太后东巡,皇后随驾出巡。谒孔庙、登泰山,乾隆皇帝再游大明湖。他登上鹊华桥,观赏眼前如画景色,忽然又想起宫中珍藏的'鹊华秋色图',便立马派人去取。画图取来后,他对画观景,看景品画,兴致大发,即兴赋鹊华桥诗一首: 


大明岂是银河畔, 
何事居然驾鹊桥。 
秋月春风初较量, 
白榆应让柳千条。 

在这里乾隆皇帝遐思联想,由鹊华桥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眼前的美景是实实在在的,而神话中的天宫则是虚无飘渺的,最后发出了还是人间大明湖更美好的感叹。 事有凑巧,就在他吟了此诗不久,归京途中皇后病故。 

《鹊华秋色图》局部

乾隆皇帝悲伤之余大为懊恼,认为是自己写了这首诗带来的不吉,应了牛郎、织女相分离的事。乾隆再看见身边的《鹊华秋色图》不由的冲冲大怒, 认为此图乃不祥之物,害的我夫妻永久离分,命人欲将《鹊华秋色图》焚毁,随行文武百般苦劝,但念此画流传几百年,更得来不易,一但焚毁岂不被后人唾骂。乾隆之后下旨将此画收入大内,永久封藏,任何人不得观赏。《鹊华秋色图》被彻底打入了冷宫。 

《鹊华秋色图》局部

从此之后,便再也无人见到过《鹊华秋色图》。不论传说是否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朝《鹊华秋色图》的确是深藏皇宫不为外人所见的。1949年初,《鹊花秋色图》连同5500多箱珍贵文物被运往台湾,珍藏于台北故宫。如今,这幅“思乡之画”更多了几许思乡的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