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患缘起 2016年5月2日的早晨,时值初夏,虽阳光明媚,但气温适宜,凉风阵阵,将对面南国中学的朗朗读书声吹进了医馆。 当时我正在珠江馆的前台值班,这时门外迎面走来了一个中年男性,约有175的身高,体型微胖,挺着一个小号“啤酒肚”,面容不老,但头发已显花白,短寸的发型将散在的白发尽露无遗。 当时看到他走过来,我就在猜想,这个人是要来解决什么问题呢——减肥?肚子胀?便秘? 想着想着,病人便已来到跟前。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呢?” “你好,我是在你们微信公众号看到你们发的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想过来看下你们这方面的效果是否真的很好。因为我血糖一直比较高,用西药治疗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哦,原来是来治糖尿病的。嗯,这体型还是比较符合糖尿病人常见的体型的。”我心里想,然后出于职业习惯,我接着询问了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已经有糖尿病半年,胰岛功能比较差,曾经用胰岛素治疗,一个多月前停用,现在血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不舒服。 随后我告诉了他我们治糖尿病的一个基本情况,同时因为他看到的文章所记录的病案是陈老师的病例,便为他预约了2天后陈老师的看诊。 实际上,虽然说我们治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最终的效果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其中最关键的两点: 一是患者的胰岛功能是不是损伤比较大;二是患者能否在饮食、运动、作息上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如果胰岛功能损伤轻,又能完全按医生要求去做的话,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二节 道病情起因 5月4日上午,患者按时来诊。一进门看到满大厅都是人便随口来了句:“哇,你们这是菜市场呀,这么多人,坐都没地方坐了,我不会要等很久吧?” 因为考虑到陈老师疑难病人比较多,有时会碰到确实比较花时间的病人,我便给他打了支“预防针”,说: “有可能,如果碰到病情复杂的病人,医师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就会等久一些。现在我先帮你确认下资料,挂好号先吧”。 挂了号之后,因为大厅没位置坐,我便陪他在门口聊了一下。得知他平时因为应酬多,饮食、作息不是很好。经常没吃早餐,但晚餐会吃很多,同时会喝很多酒。每次应酬结束回到家,又因为很累,经常是洗漱完便倒头入睡。 一直以来除了觉得精神、体力比较疲倦外,倒没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到了2016年12月的时候,体重无明显原因突然开始下降,然后考虑到家里父亲有糖尿病,便比较担心,就去看了医生,做了检查。结果真的被证实是糖尿病。心情一下子变得很沮丧。更糟糕的是后来在住院过程还发现了高血压、甲状腺结节、高脂血症,心情又再一次受了打击。 好在从12月中旬开始用胰岛素治疗4个月后,血糖终于比较稳定。但因为还是比较偏高,而且觉得需要长期服药,总不是办法,便想尝试用中医治疗。后来在一次查资料的过程发现了我们的医馆,然后经过多方了解,查实了我们的情况后,才决定来现场咨询。 聊了一会后,便听到了二楼师兄在喊患者的名字,于是带着他一起上楼看诊。 第三节 初诊 治病 进诊室后陈老师跟患者打招呼的同时看了一下患者, 然后开始问诊。 “你好,那你是哪里人呢?今年多大了?”陈老师先跟患者简单聊了一下,一个是可以舒缓一下气氛,一个是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 通常一个病人的年龄、出生地方、居住地方、职业对他的疾病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一般是看病问诊的第一步。 “哦,我是河源人,不过来广州都有二十多年了,25岁那年来的广州,今年就已经是46岁了。”患者回答道。 “哦,这么久了,那也是半个广州人了。20多年了,不容易啊。那好,那你现在跟我说说你是哪里不舒服?” “嗯,我是去年8月到12月之间因为体重一下减少了很多,然后因为我父亲就有糖尿病,当时他得糖尿病的时候就是一段时间内瘦了很多, 于是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然后就去检查,结果就真的是得了2型糖尿病。”患者说。 “那你当时除了体重减少了,还有其它不舒服的吗,比如说口干啊、很容易肚子饿啊,小便增多啊,这些有没有? ” “嗯, 容易口干,喜欢喝水,其它就还好。” “那当时是有做了什么处理?做了什么检查没有? ”陈老师继续问。 “对,当时就去了医院,查了血糖、胰岛功能检查,就那个叫什么‘胰岛素释放试验’,这个是当时的那个检查结果。”患者说着就把自己的病例本翻开。 邹巴巴的病例本上,已被写了好几页,但每页看起来写的内容都差不多,好像都是“草书”。当我还在“研读”里面的内容的时候,患者已经翻开了他要给陈老师看的那一页。 “这里,这里就有写了当时做的检查,都是住院的时候做的。” 患者翻开的是一个出院记录,上面记录了当时做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口服葡萄糖)0-30-60-120-180分钟胰岛素分别为:10.92/15.58/27.22/41.48/28.52uIU/ml,C肽分别为2.94/2.33/4.79/8.44/7.98,血糖分别为:8.8/11.4/16.73/17.29/14.6mmol/l。 “哦,从这个检查结果看呢,你这个胰岛功能就不是很好,它分泌的这个胰岛素很明显是不够的,所以血糖才会升高。那当时是做了什么治疗,打胰岛素吗?”陈老师问。 “是的,当时就一直是用那个胰岛素泵来打胰岛素,一直打了4个月才把血糖控制稳定。后来就吃药片,但是没有很坚持,有时吃,有时没吃。血糖就还算比较稳定。” 随后陈老师又问了病人饮食、作息、大小便等情况,然后才察舌诊脉。 望、闻、问、切,这是中医看病的一个基本过程,或者说四个环节。理论上讲,四者同等重要,但从现在的实际操作意义来看,“问”和“闻”会显得比较重要,因为我们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大部分是靠问和听来获得的,包括患者的起病经过、发病的具体表现、做过的治疗和检查等信息,都需要靠问来获取。而望诊、把脉则是对舌象、面色、脉象这些体征的一个了解,是诊断的辅助,能够让医生对患者的体质情况、邪气虚实等更加了解。这样下来,对患者整一个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才会有全面的了解。 但是临床上经常会有一些患者以为中医看病只须把脉即可诊断,一上来就说,“医生,你给我把下脉呗,看下我是什么病”、“医生,你这么厉害,我先不说我是什么问题,你先个我把下脉,看能不能说得准”,可以说,这类患者都是在胡闹,不尊重医生,也不尊重自己的身体。任何一种疾病的规范诊疗,都不会仅靠单独的某一个方式便确诊。 把完脉,陈老师稍沉思片刻便开始给患者开处方。见陈老师全神贯注地、快速地书写处方,患者好几次有话想问老师却都没开口,只是动了动嘴唇,甚至话都到嘴边了,还是把话吞回去了。 过来几分钟后,陈老师终于停手,放下了手中的笔,这时才对患者说道: “你这个情况呢,最主要的问题是胰岛功能损伤了,导致分解血糖的胰岛素明显减少,才导致了血糖的升高。所以这个治疗,除了给你降血糖呢,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把胰岛功能给恢复一些,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个血糖恢复正常。” “那这里呢,我给你开了三个处方,一个是健脾化湿、降血糖;一个是笨杞粉,给你当晚餐主食,晚餐就吃这个笨杞粉,再搭点青菜就够了,一定不能吃多,也不能吃肉,减少晚餐糖分的摄入,同时也可以降血糖;最后呢还有一个培元固本散,这个呢是培元固本,看能不能把你的胰岛功能恢复一些。”陈老师接着说。 糖尿病饮食运动要求 “那你回去以后呢,一个是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吃药,一个是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不能吃水果,三餐吃饭都只能吃七分饱,不能吃多,然后三餐饭后一定要去快速走半小时,要甩开手、迈开腿,大步快速地走,叫‘清淡饮食七分饱,日行万里早睡觉’。这样一方面减少血糖的产生,减轻脾胃的负担,一方面促进血糖的消耗,再配合吃药,多管齐下,这样最终才有可能治好。” 陈老师事无巨细地将有关治疗的所有内容都跟患者仔细交代,听得患者本来想要问的问题都不需要再问了。不过,最后患者还是犹豫地问了一个问题: “那个,陈医生,你看这又是药的,又是吃的,然后还要走路,这有点复杂了吧,你看我能不能不去走路呢? ” 陈老师听后无奈地笑了笑,“那你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真想把这个治好的话。好吧?!” “好吧~,那我这就先去拿药。谢谢啊!” 说完,患者便拿了处方下楼抓药去了。 下面附上陈老师所开处方: 处方1: 广藿香45g 佩兰45g 阳春砂仁壳15g[最后10分钟下] 泡苍术45g 川连45g 紫油桂15g[最后10分钟下] 黄芩30g 天花粉45g 干姜15g 生晒参30g 紫丹参45g 鬼箭羽45g 鬼针草30g 净海螵蛸30g 剂数:15 用法:加冷水2000ml,最后10分钟下砂仁壳、油桂,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前温服。每周5剂。 笨杞粉5瓶 剂数:1 用法:每次50g,晚餐当主食。 中紫河车100g 生晒参100g 梅花鹿茸二杠60g 30头三七100g 血琥珀100g 蛤蚧特大1对[去头足,黄酒炙] 野生破壁孢子粉100g 阳春砂仁30g 斗湖胶珠100g 剂数:1 用法:共研细粉,每次10g,每天2次,早饭前、晚睡前开水冲服。 欲知患者服药后变化如何,请继续关注我们汉古中医每天的文章发布哦。 |
|
来自: 彼案 > 《糖尿,前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