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性纤维腺瘤伴非典型导管增生1例讲解

 mttyb 2019-03-02

刘正智 MD,FCAP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医学院临床副教授,主任病理医师,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主任.大伽病理.精准国际病理诊断网副总编辑,骨与软组织病理、乳腺病理主编。

刘教授曾师从著名病理学家Juan Rosai教授,擅长骨与软组织病理、乳腺病理、泌尿生殖系统、妇科病理及体液、尿液细胞学诊断;同时擅长于分子病理诊断, 以及免疫组化分析。

病例介绍:女,36岁,左乳肿块。大小约6*5cm。

微信互动结果:

HE染色切片:

点击查看高清数字切片

刘正智老师精彩讲解

低倍镜下显示肿瘤呈间质纤维细胞与上皮双相生长的特征,间质纤维细胞密度在导管周围略显增加,但没有明显向管腔内突起。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成份比例比较均匀;上皮成分增生很明显,导管以及小叶内细胞增生明显呈实性结构,但仍然保持终末导管小叶框架。

间质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没有核分裂像。上皮细胞增生为实性,主要沿润管旁分布。细胞圆或椭圆形,有核周空隙,酷似非典型小叶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细胞核轻度异型性,形态大小均匀没有细胞坏死也没有钙化。

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可以考虑以下鉴别诊断:

1. 成人型纤维腺瘤伴小叶原位癌:纤维腺瘤可以伴有ADH,导管原位癌或小叶原位癌甚至浸润性癌。成人型纤维腺瘤间质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一般大体直径不超过3厘米。

2. 良性叶状肿瘤伴小叶原位癌:间质纤维细胞增生可以考虑叶状肿瘤,特别是伴有明显不典型上皮增生时,但是本病例纤维与上皮的比例比较均匀,而且上皮成份更明显,在每个高倍视野几乎都可以看到上皮细胞成分。

3. 幼年型纤维腺瘤伴小叶原位癌:幼年型纤维腺瘤虽多发生于20岁以下年青妇女但可以见于任何年龄段。肿瘤可以很大、多发。间质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成份增生都较明显,当出现实体不典型上皮细胞增生或小叶终末导管型时很像不典型小叶增生/原位癌。必要时要用免疫组化来协助排除(E-Cadherine,p120)。

4. 幼年型纤维腺瘤伴导管原位癌:润管旁实性上皮细胞增生可以考虑导管原位癌,但是每个实体大小较小,细胞成份不是很单一,也设有细胞坏死,不足以诊断典型导管原位癌。另外幼年型纤维腺瘤临床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我们知道与普通导管厡位癌相比,发生在纤维腺瘤内的导管原位癌预后较好,一般治疗方案就是切除,因此提高点诊断门坎也比较合理。免疫组化也有助于诊断,比如CK5/6等。

5. 幼年性纤维腺瘤伴不典型上皮增生: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花边样增生,微乳头,筛孔状,实性以及小叶终末导管型等等。

本例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青年型纤维腺瘤伴非典型导管增生。

本次B、D都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