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管理制度

 健康慢走 2019-03-03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规范 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和完善社 区保障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社区志愿服务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 从社区成员多种需求出发,组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组织网络,开 展各种无偿公益服务,协助解决社区问题,倡导社区居民互助,共 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公益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的主体是社区 志愿者各社区志愿者组织。 第三条 社区志愿者是在本街道各社区志愿者组织登记并获得 其同意,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第四条 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由社区内自愿者服务队和各社区志 愿者服务队组成。 第五条 志愿者组织机构的职责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招 募、培训、管理志愿者,确立服务项目,落实服务活动,为社会公 益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务。 第六条 一个规范化的社区志愿服务站必须具备“八 个有”有常设的领导机构;有统一的标识〈统一悬挂“ 管城区 北顺城社区志愿服务站”牌匾 规格55cm*35cm〉;有一个相对独 立的办公场地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有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档案;有相对固定的服务项目;有完整的活 动计划和活动内容记录〈图片文字影像资料〉;有规范的规章管理 制度。 第三章 志愿者的注册与管理、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 志愿者的管理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志愿者组织长期 接纳志愿者的报名申请。 第八条 注册志愿者的基本条件热心于公益事业,不怕困难, 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 素质;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 的志愿服务工作;思想品质优良,无不良嗜好,无违法乱纪行为, 遵纪守法;能遵守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的相关规定,服从各级 志愿者组织地管理;年龄 16 周岁以上(16 周岁以下的可以跟随监 护人或在有组织情况下参加志愿服务)。均可到社区志愿者组织申 请。 第九条 注册志愿者的申请程序凭本人有效证件到所在社区 志愿者组织填写注册登记表,所在社区志愿者组织按照志愿者的基本条件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档 案。 第十条 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享有以下权利 (一)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组织的培训。培训分为志愿者基本知 识培训、服务技能培训; (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请求志愿 者组织的帮助解决; (三)志愿者组织根据志愿者所从事志愿活动的需要,可要求相 关部门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险; (四)志愿者享有监督、建议、批评、出入组织自由的权利。 第十一条 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 (二)遵守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的相关规定; (三)完成志愿者组织安排的服务工作等; (四)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保证服务质量;(五)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统一着装或佩戴统一的标志。 第四章 服务范围和重点对象 第十二条 社区志愿服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社区 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帮困、社区治安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的服务工 作等公益事业。这些服务以志愿者及其组织的行为能力为限。 第十三条 社区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优抚 对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志愿者组织根据服 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志愿者、 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 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第五章 保障与奖励第十四条 社区要确保有专门的志愿服务工作场所、配备必要 的办公设施。 第十五条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可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依法接受街镇团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监督。 第十六条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要落实专人分管志愿服务工作。第十七条 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社区志 愿服务工作,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挥主体作用。 第十八条 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妇女志愿者组织等统一纳入 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接受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协调管理。 第十九条 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和绩效评价制度,统一发放 注册志愿者工作手册,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数和绩效评价结果 作为考核、表彰志愿者的重要依据。注册志愿者每年至少要参加 20 小时的志愿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