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药至少两分钟后才可能出现昏迷症状 在医学上来说,迷药应该是一种麻醉药。传说中的“迷药”,会直接使人“失去自主行为能力”。针对这种说法,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吴晓岗主任,向记者介绍了各种麻醉药品、专业麻醉师和麻醉机器的有关知识。 作为一位具有30多年临床麻醉经验的医生,吴晓岗表示,麻醉科的各种麻醉药品非常多,分别使用不同的方式进入体内,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吸入、口服等。他认为,根据有关报道和网上传言的描述,“拍肩迷药”应该是一种吸入式麻醉药。但是,临床使用的吸入型麻醉药在,一般情况下需要5—6分钟才能使人处于昏迷状态;即使在麻醉药浓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吸入至少两分钟后才可能开始出现昏迷症状,而且这种情况必须在密封状态下才能实现,比如戴上面罩等。此外,要保持麻醉效果,还需要持续给药。 吸入型麻醉药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挥发吴晓岗强调,吸入型麻醉药具有药物挥发快、剂量难以掌握的特点,因而其操作要求比较高。吸入型麻醉药物使人丧失意识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需要有特殊的设备和环境。“吸入型的麻醉药物放置在空气中,10毫升的液体不到1分钟就挥发了。因此,这类吸入型麻醉药在非特殊机构里面几乎用不到,除非是把麻醉药放在手帕上,再用它捂住吸入者的口鼻,强迫其吸入。” 目前临床使用的麻醉药物中,效果最强的是氟烷,使用时需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让患者吸入以保证浓度,吸入时间一般为3—5分钟。即使真的有效果超强的麻醉药,挥发在空气中能够让人一闻就晕,那么在公共场合开放的空间内,包括施药人在内的其他人也早就一起中招了,不可能让特定对象一个人被“迷倒”。更何况,这些麻醉药的效果只是使人失去行动能力、陷入昏迷状态,而不能控制人们的意识。吴晓岗指出,从专业角度看,就算是让人失去意识(而非控制人的意识),施药人也必须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精准的剂量、剂型,还得使用专用设备。 吸入型麻醉药使人意识迷糊,但不可能让人受支配吴晓岗特别强调,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麻醉药具有既能控制他人意识、又能保证其正常活动的功效。吸入型麻醉药在使人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其行为活动能力也同时丧失。“医学是非常严谨的,从药物学的角度来说,吸入型麻醉药使人意识迷糊、受人支配的事件是不可能存在的。更何况,医学上的各种药品也都是经过严格把控的,不可能流到世面上。” “被迷”情节或为上当受骗者编造近年来,成都警方接到过一些类似“迷魂药”的报案,但经过警方调查,证实都是因为某些事主有不为人所知的原因,以“迷魂药”为借口,编造出被“迷魂”的情节。 吴晓岗认为,用迷药作案若真的存在,那么药品肯定多是通过口服进入“被迷”者体内的。 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民警教育训练教官李威佟告诉记者,曾经声称自己被“拍肩迷药”骗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迷信、贪图小便宜、相信各种花言巧语而上当受骗,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用“被迷”为自己找借口。不过,李威佟倒是提醒,在市面上,口服型迷药倒是存在,例如掺有昏迷类药物、麻醉类化学品的食物和饮料!这些食物和饮料,往往被不法分子、被图谋不轨的人所使用,地点多是在夜店、娱乐场所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