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皮

 昵称2899943 2019-03-03

  【异名】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

  植物形态详橘条。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辛苦。

  【归经】入脾、肺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③《本草求真》:入脾、大肠。

  【功用主治-橘皮的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

  亦解鱼、蟹毒。

  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癣。

  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

  入食料解鱼腥毒。

  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

  治噫噎,胀闷,疳疟。

  泻痢,便秘,脚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宜忌】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

  吐血证慎服。

  ①《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使。

  ②《本草汇言》:亡液之证,自汗之证,元虚之人,吐血之证不可用。

  ③《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④《得配本草》:痘疹灌浆时禁用。

  【选方】

  ①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

  (《鸡蜂普济方》宽中丸)

  ②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橘皮枳实生姜汤)

  ③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橘皮汤)

  ④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皮竹茹汤。

  ②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⑤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仁斋直指方》)

  ⑥治痰膈气胀:陈皮三钱。

  水煎热服。

  (《简便单方》)

  ⑦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二钱。

  (《普济方》)

  ⑧治卒食噎:橘皮一两(汤浸去瓤)。

  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

  (《食医心镜》)

  ⑨治疳瘦:陈橘皮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去须,米泔浸一日)。

  上为细末,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大小与之,无时。

  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

  (《小儿药证直诀》橘连丸)

  ⑩治产后吹奶:陈皮一两,甘草一钱。

  水煎服,即散。

  (《纲目》)

  ⑾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

  (《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乳腺炎取陈皮1两,甘草2钱,每日1剂,煎服2次;严重者可每日2剂,煎服4次。

  据临床观察,发病在1-2天内治疗者,大都获得良好效果,治愈率在70%以上.一般2-3天即愈。

  发病时间愈长,疗效愈差。

  已化脓者无效。

  【名家论述】

  ①《医学启源》:橘皮能益气,加青皮减半,去滞气,推陈致新。

  若补脾胃,不去白,若理胸中滞气,去包。

  《主治秘要》云,苦辛益气,利肺,有甘草则补肺,无则泻肺。

  ②《日用本草》:橘皮,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

  中酒呕吐恶心,煎饮之效。

  ③《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

  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噪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市补泻升降也。

  洁古张氏云,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

  同杏仁治大肠气闷,同桃仁治大肠血閟,皆取其通滞也。

  按方勺《泊宅编》云,橘皮宽膈降气、消痰饮极有殊功。

  他药贵新,惟此贵陈。

  ④《本草经疏》:橘皮,主胸中瘕热逆气,气冲胸中呕咳者,以肺主气,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热聚于胸中而成瘕,瘕者假也,如痞满郁闷之类也,辛能散,苦能泄,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咳止,胸中瘕热消矣。

  脾为运动磨物主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燥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瘳矣。

  肺为水之上源,源竭则下流不利,热结膀胱,肺得所养而津液贯输,气化运动,故膀胱留热,停水、五淋皆通也。

  去臭及寸白者,辛能散邪,苦能杀虫也。

  ⑤《木草正》:陈皮,气实痰滞必用。

  留白者微甘而性缓,去白者用辛而性速。

  ⑥《本草汇言》:顾朽匏曰,橘皮总属理气之珍,若霍乱呕吐,气之逆也:泄泻下利,气之寒也;关格中满,气之闭也;食积痰涎,气之滞也;风寒暑湿,气之搏也;七情之部,气之结也;橘皮统能治之。

  其去白开痰,留白和脾。

  盖味辛善散,故能开气;味苦善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胃和脾者也。

  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然君白术则益脾,单则利脾,佐甘草则和气,否则损气。

  同竹茹、芩、连治呃逆,因热也:同干姜、桂、附治呃逆,因寒也。

  补中用之以益气,二陈用之以除痰,干葛用之以清胃解酲,平胃用之以消食去湿。

  ⑦《本草崇原》:按上古诸方,止曰橘皮个用不切,并无去白之说,李东垣不参经义,不体物性,承雷孜炮制,谓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嗽。

  后人习以为法,每用橘红治虚劳咳嗽。

  ……若去其白,其味但辛,止行皮毛,风寒咳嗽,似乎相宜,虚劳不足,益辛散矣。

  ⑧《本草经百种录》: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胆通气之药也。

  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痴,皆能已之。

  ⑨《医林纂要》:橘皮,上则泻肺邪,降逆气;中则燥脾湿,和中气;下则舒肝木,润肾命。

  主于顺气、消痰、去郁。

  ⑩《本草求真》:橘皮,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考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故也。

  ……治火痰童便制,寒痰姜汁制,治下焦盐水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