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的医药学家对陈皮的功效和应用的研究,有着一个不断扩大和完善的过程。 秦汉时期 理气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陈皮在理气方面的功效:“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魏晋南北朝 止泻利尿 魏晋南北朝时期,陈皮的功效除了理气以外,还有止泻和利尿等功效。据《名医别录》中记载:“下气,止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泻,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虫,久服轻身长年。” 这里就已经说多次数地食用陈皮,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隋唐时期 化痰止咳 隋唐时期,陈皮的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化痰止咳,如《药性论》,“橘皮,清痰涎,开胃。治上气咳嗽,主气痢,破癥瘕痃癖,洽胸膈间气”,以及《日华子本草》,“橘皮,暖,消痰止咳,破癥瘕痃癖”。 宋朝 润肺驱寒 宋朝时期《泊宅编》,“橘皮宽膈降气,消痰逐冷,有特殊功效”,提到陈皮利肺气、祛痰驱寒的功效。 金朝元朝 解酒毒 金元时期《汤液本草》中的“解酒毒”,首次提出陈皮可以解酒毒。 明朝 治乳痛、做香料 明朝时期不仅发现了陈皮有治妇人乳痈的功效,也是第一次提到解鱼腥毒等佐料方面的应用。如《本草纲目》记载,“橘皮,入脾、肺二经气分药,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秘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清朝 燥湿、去郁 清朝时期增加了陈皮的燥湿之功,并提出了可以去郁。相关的记载有《本草分经》:“广陈皮,辛、苦、温。入脾、肺气分,能散、能和、能燥、能泻。利气调中,消痰快膈,宣通五脏,统治百病。” 古时候,不同的医书都对陈皮有各种研究,不乏“延年益寿”“统治百病”的说法,而现代的研究也表明陈皮的确含有非常多的有益成分:挥发油、橙皮苷、黄酮类物质、辛弗林、陈皮多糖、类柠檬苦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铜等。 含量较高的陈皮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抗菌、祛痰、平喘、扩张冠状动脉和利胆等功效。 而随着年份越高,黄酮类物质越增加,活性成分越高效,养生效用越好,黄酮类物质具有维持血压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抗过敏、降血压、抑制癌变和抗病毒的作用,也说明了为什么陈皮越老越值钱。 有这么多的优质健康元素,难怪古代名医也会大赞陈皮:统治百病! 节选自生命世界杂志社 | 主编微信jmrbxfr |
|
来自: 肖肖aqtn47gw1e > 《陈皮知识知多点》